[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车辆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0719.0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4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郭剑岚;陈俞强;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127 | 分类号: | G08G1/127;G01S19/14;G01S19/33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定位 车辆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车辆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载终端存在种种弊端,不符合ITS系统对车辆智能化、实时化、网络化管理的发展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专注于汽车行驶信息记录功能和多样化的音/视频服务,对于终端记录的信息一般都是通过串口或USB接口导出,无法实现车辆在线实时监控。
2)模块化设计不足,不能保证系统硬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不便于系统的维护。
3)系统的可扩展性不足,服务模式和服务的扩展性不足。
4)ITS作为物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典型应用,需具备物联网技术的三要素: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和嵌入式技术。虽然基于卫星导航系统和GPRS技术的车载终端可以实现了车辆远程监控,但是在车-路互连通信环节薄弱,无法发挥ITS的车辆自动管理和动态诱导功能。因此基于GPS/GPRS的车载终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车载终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车辆监控系统,所述车辆监控系统包括车载终端以及监控中心,所述车载终端包括卫星接收机、控制模块以及通信模块,所述卫星接收机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连接,所述卫星接收接收机北斗卫星的载波,所述监控中心包括监控客户端,数据库以及远程服务器,所述远程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监控客户端和所述数据库连接,所述远程服务器与所述通信模块连接。
具体地,所述通信模块为GPRS模块。
具体地,所述GPRS模块采用SIM300通信模块。
具体地,所述卫星接收机为双模接收机模块。
具体地,所述双模接收机模块具有引脚RFIN,所述引脚RFIN与天线连接。
具体地,所述双模接收机模块具有VCCRF、VCC3.3和ANTVCC三个电源引脚。
具体地,所述监控客户端具有操作部分和显示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车辆监控系统实现了一辆或多辆车辆同时监控,权限越高,可监控的车辆数越多;受监控车辆行驶轨迹回放;区域监控,看选定特定区域车辆监控;报警查询,可查询监控车辆的报警历史记录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辆监控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终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模接收机模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模接收机模块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监控中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基于北斗定位的车辆监控系统包括车载终端和监控中心。
车载终端主要由卫星接收机、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组成,车载终端负责接收和处理卫星的定位信息,并将定位信息发送到远程服务器上,同时接收和响应远程服务器发送的控制命令。优选地,通信模块为GPRS模块。
监控中心由远程服务器、数据库、监控客户端三部分组成,远程服务器和数据库两部分组成服务器系统。监控中心负责完成对车载终端数据的接收、存储、显示,同时实现对车载终端的远程控制。
车辆监控系统的主要工作分为数据接收和数据发送。其工作原理如下:
数据接收:在每辆监控车辆的车尾安装车载终端,通过车载终端的卫星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控制模块从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中解算出经纬度、行驶方向、行驶速度等位置信息,根据车载终端与监控中心的通信协议将数据进行封装;封装好的数据通过GPRS模块被传送到监控中心,远程服务器对数据进行接收、解析;解析后的定位信息被存储到监控中心的数据库中;监控客户端通过对数据库中数据的读取、显示,实现系统的定位功能。
数据发送:当用户向目标车辆下达控制命令时,监控客户端向远程服务器发送数据库操作请求;远程服务器获取客户端的请求后,将客户端发送的命令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同时更新系统的控制命令标志位;远程服务器定时对控制命令标志位的值进行检查,当发现标志位发生改变后,将从数据库中读取更新的命令信息,并根据通信协议将命令信息进行封装后发送到车载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0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英语单词辅助记忆装置
- 下一篇:信号灯控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