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燃烧炉灰尘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1662.8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2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0 | 分类号: | F23J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烧 炉灰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材料燃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物质燃烧炉灰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包括植物材料和动物废料等有机物质在内的燃料。由于生物质燃料的发热量大、纯度高、不腐蚀锅炉、燃烧彻底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稻壳作为优良的在向燃烧炉投送的过程,一般通过炉排向燃烧器内投送,位于燃烧炉内充分燃烧后的炉渣由炉排排出至燃烧炉外,炉排上的稻壳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含碳量较低的稻壳灰,燃烧后的稻壳灰可以作为其他产品的生产原料,具备一定的经济价。稻壳灰由炉排导出燃烧炉后,由排渣机导出燃烧炉,由于稻壳灰重量较轻,稻壳灰很容易产生大量的灰尘,漂浮在整个操作空间,污染操作空间,因此很有必要将漂浮在排渣机或者燃烧炉的稻壳灰收集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便于收集生物质燃烧炉灰尘的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燃烧炉灰尘收集装置,包括呈立式漏斗状布置的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并通过管路与燃烧炉连接,旋风分离器的下端构成出料口,所述灰尘收集装置还包括风机,风机的抽风端顺延并与旋风分离器连通,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管路与过滤单元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是:燃烧器燃烧产生的漂浮的稻壳灰,利用旋风分离器实施对稻壳灰的收集,并由旋风分离器的出料口排出,进而完成稻壳灰的初步收集,旋风分离器被风机抽出的风中还存在一定量的灰尘,并由通过过滤单元实施对风机出风口排出的稻壳灰进一步地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生物质燃烧炉灰尘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过滤单元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说明:
一种生物质燃烧炉灰尘收集装置,包括呈立式漏斗状布置的旋风分离器10,旋风分离器10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并通过管路与燃烧炉连接,旋风分离器10的下端构成出料口,所述灰尘收集装置还包括风机20,风机20的抽风端顺延并与旋风分离器10连通,风机20的出风端通过管路与过滤单元30连通。
燃烧器燃烧产生的漂浮的稻壳灰,利用旋风分离器10实施对稻壳灰的收集,并由旋风分离器10的出料口排出,进而完成稻壳灰的初步收集,旋风分离器10被风机抽出的风中还存在一定量的灰尘,并由通过过滤单元30实施对风机出风口排出的稻壳灰进一步地收集。
所述过滤单元30包括第一腔室31与第二腔室32,第一腔室31与第二腔室32之间通过第一隔板33分割开来,第一隔板33上设置有贯通第一腔室31与第二腔室32的连接管,连接管位于第二腔室32内且管端套设有除尘布袋34,所述风机20的出风端通过管路与第一腔室31连通。除尘布袋34将风机20从旋风分离器10抽出的风进行再一次的过滤,不仅能够减少烟气的排放,而且还能对灰尘进一步收集。
第一、第二腔室31、32上下方向布置,第二腔室32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二隔板35分割成上下方向的两个腔室,第二隔板35上设置有贯通第二腔室32的上下腔室的连接管,所述除尘布袋34位于第二腔室32的上腔室内且下端套设在第二隔板35的连接管上,第二腔室31的下腔室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第二腔室32的上腔室内设置有板面水平且可水平移动的振动板36,所述振动板36的板面上设置有贯穿板面的连接管,振动板36的上下板面的连接管均套设有除尘布袋34,位于振动板36上板面的除尘布袋34的上端套设在第一隔板33的下板面且下端套设在振动板36的上板面的连接管上,位于振动板36下板面的除尘布袋34的下端套设在第二隔板35的上板面的连接管上且上端套设在振动板36的下板面的连接管上。当除尘布袋34上蓄积的灰尘量较多时,通过振动振动板36,使得除尘布袋34上的灰尘抖落下来。可在第二腔室的下方出料口设置过滤布37,从而避免灰尘直接由第二腔室排出。
所述旋风分离器10的下端出料口与料仓40连通,料仓40的出料口位置处设置有过滤布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1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火力发电厂锅炉蒸汽连续吹管靶板装置
- 下一篇:高效能洁净垃圾焚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