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燃烧炉灰尘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1662.8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2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0 | 分类号: | F23J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烧 炉灰 收集 装置 | ||
1.一种生物质燃烧炉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立式漏斗状布置的旋风分离器(10),旋风分离器(10)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并通过管路与燃烧炉连接,旋风分离器(10)的下端构成出料口,所述灰尘收集装置还包括风机(20),风机(20)的抽风端顺延并与旋风分离器(10)连通,风机(20)的出风端通过管路与过滤单元(3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烧炉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30)包括第一腔室(31)与第二腔室(32),第一腔室(31)与第二腔室(32)之间通过第一隔板(33)分割开来,第一隔板(33)上设置有贯通第一腔室(31)与第二腔室(32)的连接管,连接管位于第二腔室(32)内且管端套设有除尘布袋(34),所述风机(20)的出风端通过管路与第一腔室(3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燃烧炉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腔室(31、32)上下方向布置,第二腔室(32)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二隔板(35)分割成上下方向的两个腔室,第二隔板(35)上设置有贯通第二腔室(32)的上下腔室的连接管,所述除尘布袋(34)位于第二腔室(32)的上腔室内且下端套设在第二隔板(35)的连接管上,第二腔室(31)的下腔室设置有出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燃烧炉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32)的上腔室内设置有板面水平且可水平移动的振动板(36),所述振动板(36)的板面上设置有贯穿板面的连接管,振动板(36)的上下板面的连接管均套设有除尘布袋(34),位于振动板(36)上板面的除尘布袋(34)的上端套设在第一隔板(33)的下板面且下端套设在振动板(36)的上板面的连接管上,位于振动板(36)下板面的除尘布袋(34)的下端套设在第二隔板(35)的上板面的连接管上且上端套设在振动板(36)的下板面的连接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烧炉灰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10)的下端出料口与料仓(40)连通,料仓(40)的出料口位置处设置有过滤布(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16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火力发电厂锅炉蒸汽连续吹管靶板装置
- 下一篇:高效能洁净垃圾焚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