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密封圈的用于石油测井仪器的旋转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1655.8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7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郭波;杨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海天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E21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1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圈 用于 石油 测井 仪器 旋转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测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密封圈的用于石油测井仪器 的旋转组件。
背景技术
在下井过程中,仪器被吊起,因钢丝电缆要释放其自身扭力,仪器必然会旋转,有 可能使仪器正转,也有可能使仪器反转,在以往的仪器中如果没有增加旋转接头这种结构 时,有可能使仪器连接处退扣,导致井液进入电路,损坏仪器。例如,当仪器顺时针旋转90 度,钢丝电缆向上,为仪器下放姿态,因在测井中用的都是钢丝电缆,钢丝电缆随着长度的 增加自身的扭力越来越大,而且旋转方向不定。假设在下放过程中钢丝电缆逆时针旋转,而 仪器连接处没有采用旋转接头结构时,其逆时针方向是退扣,这样就增加了井液进入仪器 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密封圈的用于 石油测井仪器的旋转组件,可释放电缆预紧力,防止仪器脱落,导通信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密封圈的用于石油测井仪器的旋转组件,包括:
旋转接头1,为回转体结构,外部后端与导向头2连接,前端设置有连接孔,用于同 测井绞车上的钢丝电缆7的电缆头8连接;
导向头2,头端与旋转接头1连接,尾端与测井仪器外壳4连接;
密封圈3,设置在导向头2和测井仪器外壳4连接处;
旋转灯笼体5,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沿轴向表面有一轴向切口,套在单芯针6 上,组成单芯导电体9;
单芯导电体9一端与钢丝电缆7连接,另一端通过同样结构的第二单芯导电体接到 测井仪器的电路板上。
所述旋转接头1外部采用凸台分段式接触结构。
所述单芯导电体9套入导电套10内,安装在绝缘座12上。
旋转灯笼体5外形为灯笼形状,两头小中间大,在套入导电套10后中间膨胀部分能 与导电套10充分接触,进行导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石油测井仪器中,一般仪器上安装一个, 顶部安装,起到电缆与仪器的衔接作用,使仪器在下放过程中能释放掉电缆的扭力,保护仪 器不脱落。密封圈可防止导向头和测井仪器外壳转动,使得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接头与电缆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带密封圈的用于石油测井仪器的旋转组件,包括:
一种带密封圈的用于石油测井仪器的旋转组件,包括:
旋转接头1,如图2所示,为回转体结构,外部采用凸台分段式接触结构。外部后端 与导向头2连接,前端设置有连接孔,用于同测井绞车上的钢丝电缆7的电缆头8连接;
导向头2,头端与旋转接头1连接,尾端与测井仪器外壳4连接;
密封圈3,设置在导向头2和测井仪器外壳4连接处,一般使用两个,可防止导向头2 和测井仪器外壳4转动,并能保证密封效果;
旋转灯笼体5,采用灯笼形状,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沿轴向表面有一轴向切口, 套在单芯针6上,组成单芯导电体9;
如图3所示,单芯导电体9一端与钢丝电缆7连接,另一端通过同样结构的第二单芯 导电体接到测井仪器的电路板上,单芯导电体9套入导电套10内,安装在绝缘座12上。在套 入导电套10后旋转灯笼体5的中间膨胀部分能与导电套10充分接触,进行导电。
测井仪器通过短节螺纹11连接,当整个仪器被吊起下放时,由于旋转接头1外部采 用凸台分段式接触,内部导电部分采用单芯导电体9连接,单芯导电体9可以与旋转接头1一 同旋转,使其能相对于导向头2和仪器外壳4作相对旋转运动,而旋转接头1内部两端有密封 设计,旋转灯笼体5相对于单芯针6作相对旋转运动。电信号能被正常导通,仪器又能释放掉 在下放过程中的电缆扭力。
旋转灯笼体5套在单芯针6上,组成单芯导电体9,单芯导电体嵌入导电套10内,导 电套10一端又套在绝缘座12内,因此起到了连接上下导通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海天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海天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16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获取目标对象的虚拟资源增量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自增压式PDC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