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负极通断的测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9611.1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7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璇;陈亮;丁德峰;严雪晴;沈春平;孙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伟锂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电池 组内各 单体 负极 测试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组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负极通断的测试机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组蓄电能力强、重量轻、节能环保,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锂电池组采用多个圆柱形的锂电池单体串并联构成,各锂电池单体在组装成锂电池组后,需要对各单体正、负极之间是否导通进行测试,保证各单体正、负极之间导通,传统的测试机构,需要人工分别对各单体进行测试,测试效率低,而且,由于锂电池单体的数量较多,容易出现遗漏,影响锂电池组的产品合格率。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测试机构,采用对称设置的两组探针抵住待测试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或负极的中部,并通过通断显示面板上对应的指示灯显示是否导通,以便提高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负极通断的高测试效率,但是,探针由于端部过细,在频繁插接过程中,容易变形,从而使其与待测试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或负极的中部接触不良,甚至无法接触,影响各单体正、负极通断检测的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测试机构,探针由于端部过细,在频繁插接过程中,容易变形,从而使其与待测试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或负极的中部接触不良,甚至无法接触,影响各单体正、负极通断检测的合格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负极通断的测试机构,包括矩形体形状的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内设置有测试线路板,所述测试平台上表面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驱动气缸,各驱动气缸的内侧通过驱动杆连接有测试固定座,各测试固定座对称设置,且之间形成放置待测试锂电池组的区域,所述测试固定座的内侧设有用于抵住待测试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或负极的若干根探针,相邻的两根探针之间的间距与各单体的直径相同,两个测试固定座上位置相同的探针,形成一组测试探针,一组测试探针用于测试一个锂电池单体的正、负极通断,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针的前端部设有用于增加接触面积的接触圆片,所述接触圆片与探针相垂直,所述接触圆片的直径为各单体的直径的一半,
所述探针的后端部通过缓冲弹簧安装在测试固定座的内侧,所述缓冲弹簧嵌入在测试固定座内;
所述测试平台上还设有通断显示面板,所述通断显示面板上设有等间隔分布的指示灯,各指示灯分别通过测试线路板与测试固定座的一组测试探针相联通。
前述的用于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负极通断的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固定座内侧设有用于放置缓冲弹簧的安装腔。
前述的用于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负极通断的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显示面板还设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测试线路板相连接。
前述的用于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负极通断的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通断显示面板均采用绝缘PVC材料制成。
前述的用于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负极通断的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内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电压为V,分别与测试线路板、通断显示面板提供工作电压。
前述的用于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负极通断的测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前端部的接触圆片在对应侧驱动气缸推动下抵住待测试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或负极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负极通断的测试机构,能够通过气缸带动测试固定座移动,将两侧测试固定座上对应的一组探针抵住待测试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或负极的中部,并通过通断显示面板上对应的指示灯显示是否导通,若发现通断显示面板的指示灯没有亮起时,进行蜂鸣器报警,方便用户查看,而且,探针的前端部设有用于增加接触面积的接触圆片,防止在插接时,探针与待测试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或负极接触不良,提高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负极通断的高测试效率,增加合格率,使用方便,防止漏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负极通断的测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负极通断的测试机构的侧视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测试平台;2:驱动气缸;3:驱动杆;4:测试固定座;5:探针;6:通断显示面板;7:指示灯;8:测试线路板;9:蓄电池;10:接触圆片;11:缓冲弹簧;12:安装腔;13: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伟锂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伟锂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9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线缆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电容器耐受爆破能量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