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突起路标测量仪的光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6263.2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4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文;田晓辰;吴会杰;高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交工程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突起 路标 测量仪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测量仪器,尤其是突起路标测量仪的光路结构。
背景技术
突起路标,又称为道钉。是固定于路面上起标线作用的突起标记块,可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上用来标记中心线、车道分界线、边缘线;也可用来标记弯道、进出口匝道、导流标线、道路变窄、路面障碍物等危险路段。
由于突起路标应用于交通场合,其产品的合格率尤为重要,目前,对于突起路标的检测主要集中于其反射性能,并且,需要对突起路标进行多个角度的检测,保证其在各反射角度下均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能,方可投入使用,但是,目前,用于检测突起路标的突起路标测量仪,其光路结构的构造复杂,尤其是用于测量突起路标的测量仪,由于光路较长,使得突起路标测量仪做得非常大,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突起路标测量仪的光路结构,通过对光源、半透半反射镜、柱面镜、突起路标以及探测器的设置,形成入射光路和反射光路,其中入射光路与反射光路的其中一部分重叠,从而将光路缩短,使突起路标测量仪紧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突起路标测量仪的光路结构,包括基座,还包括将基座通过隔板隔离形成的一放置部和一检测部,所述放置部与检测部分别位于隔板的上方和下方;
还包括设于放置部的光源与半透半反射镜、设于检测部的突起路标、沿隔板延伸的方向设于基座的柱面镜、以及上置于半透半反射镜的探测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源透过半透半反射镜打在柱面镜上,再经柱面镜反射打在突起路标上,形成入射光线;打在突起路标上的光线原路反射回柱面镜,再原路反射回半透半反射镜上,经半透半反射镜反射至探测器,形成反射光线,此中,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具有相当一部分的重叠,因此可将光路缩短,使突起路标测量仪紧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源包括罩体、内置于罩体的发光体以及外设于罩体的散热风扇,半透半反射镜外置于罩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罩体呈柱状,散热风扇分别设于罩体的两个端部,罩体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嵌槽,半透半反射镜嵌于嵌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设有滑杆,探测器固定于滑杆并可沿滑杆移动,探测器的一侧设有调节杆,调节杆包括固定连接于探测器的固定杆,以及驱动固定杆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微调头,探测器的另一侧设有拉簧。
附图说明
图1为突起路标测量仪的第一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剖视图;
图3为突起路标测量仪的第二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基座;2、隔板;3、放置部;4、检测部;5、光源;51、罩体;52、发光体;53、散热风扇;6、半透半反射镜;7、突起路标;8、柱面镜;9、探测器;10、固定座;11、嵌槽;12、滑杆;13、固定杆;14、微调头;15、调节杆;16、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突起路标7测量仪的光路结构,包括基座1,和将基座1通过隔板2隔离形成的一放置部3和一检测部4,放置部3与检测部4分别位于隔板2的上方和下方;还包括设于放置部3的光源5与半透半反射镜6、设于检测部4的突起路标7、沿隔板2延伸的方向设于基座1的柱面镜8、以及上置于半透半反射镜6的探测器9。另外,光源5包括罩体51、内置于罩体51的发光体52以及外设于罩体51的散热风扇53,半透半反射镜6外置于罩体51。
这样设置,光源5透过半透半反射镜6打在柱面镜8上,具体地,由发光体52发光并从罩体51内发散,从半透半反射镜6中透出并打在柱面镜8上,再经柱面镜8反射打在突起路标7上,形成入射光线;打在突起路标7上的光线原路反射回柱面镜8,再原路反射回半透半反射镜6上,经半透半反射镜6反射至探测器9,形成反射光线,此中,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具有相当一部分的重叠,因此可将光路缩短,使突起路标7测量仪紧凑。
参照图3和图4,罩体51呈柱状,散热风扇53分别设于罩体51的两个端部,罩体51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座10,固定座10上设有嵌槽11,半透半反射镜6嵌于嵌槽11内。基座1上设有滑杆12,探测器9固定于滑杆12并可沿滑杆12移动,探测器9的一侧设有调节杆15,调节杆15包括固定连接于探测器9的固定杆13,以及驱动固定杆13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微调头14,探测器9的另一侧设有拉簧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交工程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中交工程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6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自动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药物检验的新型溶出度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