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盖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5633.0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3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毅;叶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3 | 代理人: | 王传林 |
地址: | 32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盖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井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井盖以及地下线缆设施的管理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安防领域急需攻克的一个难题。目前大量采用的防盗井盖,只是将井盖的材质变为不可回收材料,降低了盗贼对井盖的兴趣。但是随着电力线路下井的增加,井下不仅仅有超高压电线,还有大量的有价值设备。防止非法进入、防止渗水是当前电力井盖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电缆井盖的管理过程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1)井盖管理难度难:城市里数目庞大的井盖,通过人工巡检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而且难以及时发现隐患;
(2)井盖报警不及时:偷盗井盖和井盖异常位移无法及时报警,容易造成窑井吞人、伤人事件,该类事件已成为各级政府关心的社会安全管理重要问题;
(3)井内监控不全面:通道井内的温度、湿度、水浸情况无法进行监控,发生设备损坏无法提供预警信息。
因此,需要对井盖系统是否有人打开井盖或井盖发生异常位移进行实时监控,实施检测通道井内的环境参数,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提供监控信息,及时发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井盖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通道井、井盖、传感器设备、控制系统和手持式开锁设备;所述井盖位于通道井的最上侧,传感器设备位于通道井的内部,实时对通道井内环境进行监测;控制系统负责采集相关传感器信息、控制电控锁的开关状态、与外围控制设备或者远端服务器交互信息,手持式开锁设备用于检修人员在外部打开井盖锁,传感器设备、控制系统固定在通道井内,传感器设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与手持式开锁设备有线和/或无线连接。通道井内还有排水管和穿线管。
进一步地,所述井盖包括外井盖、内井盖和井圈,所述外井盖位于系统的最外部,主要起防盗作用,可分为重型承重外井盖和轻型非承重外井盖,内井盖位于外井盖的下部,主要起防渗水作用,井圈位于井盖的底部,外井盖通过铰链固定在井圈上,内井盖通过固定在井圈的内突出卡环上,外井盖、内井盖与井圈接触的部位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设备包括位置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水浸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固定于井盖的井圈上,主要监测井盖系统所在位置信息,温湿度传感器位于内井盖的下侧,主要监测通道井内的温度和湿度,水浸传感器位于通道井内,对通道井内设备被水浸状态预警。传感器设备与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箱、指示灯和电控锁,控制系统箱是威图的AE系列箱体,防水防尘等级为IP54,控制系统箱安装在井圈侧壁上,箱体内安装井盖控制板、电源控制板、铅酸电池、开关电源,指示灯位于控制系统箱外侧,包括电源供电状态指示灯、电控锁状态指示灯、系统运行状态指示灯,电控锁位于外井盖和井圈的结合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井盖控制系统,实现对井盖的安全监控、自动预警、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功能,保障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市政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可监控井盖系统带有锁销设备和状态监触点,电控锁闭锁即可实现防盗与防止非认证人员进入的目的。传感器可判知井盖开闭状态,锁销位置状态,可实时监测通道井内的温度、湿度、水浸情况参数,实现全面了解电力井盖运行状况的目的。手持式开锁设备可以使用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接入控制系统,实现对电控锁的控制,防止人为非法打开,并能查询井盖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设置时间、设置密码等功能,实现了井盖系统管理的远程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监控井盖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监控井盖系统的井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状态自检的控制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通道井;2、井盖;21、外井盖;22、内井盖;23、井圈;24、橡胶圈;3、传感器设备;4、控制系统;41、井盖控制板;42、电源控制板;43、铅酸电池;44、开关电源;45、指示灯;46、电控锁;5、手持式开锁设备;6排水管;7、穿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学院,未经丽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5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