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钣金连接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4458.3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8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丁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5/04 | 分类号: | F16B35/04;F16B37/04;F16B39/28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春雨;逢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结构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及连接件领域,具体涉及钣金连接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连接通常是用在两个部件的连接场合,一般是通过 螺栓贯穿两个部件上的通孔后将螺母紧固到螺栓上。
汽车生产过程中钣金件需要大量螺栓螺母连接。现有技术中对于钣金 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螺栓3穿过第一钣金件1和第二钣金件2的通孔 后以螺母4紧固,依靠螺母4与螺栓3的法兰面将两个钣金件压紧。这种 连接方式对于连接部件的强度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当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的 部件经历了频繁振动后,由于螺栓3和螺母4会将振动传递至第一钣金件 1和第二钣金件2的通孔的边缘,因此会导致钣金件的振动撕裂,从而就 会造成整个结构的连接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钣金件连接结构易振动撕裂问题,为此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钣金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钣金件、第二钣金件、法兰螺栓、螺 母,所述第一钣金件的通孔边缘具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钣金件的通孔边 缘具有第二翻边,所述法兰螺栓的法兰面上具有第一凹槽,所述螺母的法 兰面上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钣金件与所述第二钣金件相背叠放使得所 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相背离,法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钣金件的通孔 和所述第二钣金件的通孔后以所述螺母紧固,所述第一翻边凸入所述第一 凹槽,所述第二翻边凸入所述第二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法兰螺栓的法兰面与所述法兰螺栓 的螺杆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螺母的法兰面与所述螺母的螺纹孔 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翻边不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翻边不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接触。
一种汽车,所述汽车采用如上所述的钣金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利用第一钣金件与第二钣金件的通孔边缘的翻边 对通孔边缘结构起到加强作用,而法兰螺栓上的第一凹槽和螺母上的第二 凹槽用于容纳翻边,因此法兰螺栓的法兰面和螺母的法兰面仍然能够压紧 在第一钣金件和第二钣金件上,实现钣金件的稳固连接,而在振动条件下 由于两个翻边的存在因此钣金件不易撕裂。
进一步地,翻边不与凹槽底部接触,因此振动不会经由法兰螺栓、螺 母直接传递到翻边位置,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翻边处受力撕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钣金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钣金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法兰螺栓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法兰螺栓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螺母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螺母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钣金件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钣金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钣金连接结构的爆炸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钣金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钣金件,2、第二钣金件,3、螺栓,4、螺母, 5、第一钣金件,51、通孔,52、第一翻边,6、第二钣金件,61、通孔, 62、第二翻边,7、法兰螺栓,71、螺帽,72、螺杆,73、法兰面,74、第 一凹槽,8、螺母,81、法兰面,82、螺纹孔,83、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钣金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钣金件5、第二钣金件 6、法兰螺栓7和螺母8。
参考图3、图4,法兰螺栓7具有螺帽71、螺杆72和法兰面73。法兰 面73上具有第一凹槽74,且第一凹槽74位于法兰螺栓7的法兰面73与 法兰螺栓7的螺杆72之间。可选择地,法兰面73也能够与螺杆72相连接 而第一凹槽74与螺杆72不相连接,但这将使得下文所述的翻边不易进入 凹槽,提高安装难度。
参考图5、图6,螺母8具有法兰面81和螺纹孔82。螺母8的法兰面 81上具有第二凹槽83,第二凹槽83位于螺母8的法兰面81与螺母8的螺 纹孔82之间,这便于下文所述的翻边进入第二凹槽83,降低安装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44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布式规范行车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驾驶行为分析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