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带使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4232.3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3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谭俊杰;罗富娟;蔡丽娟;蔡佳丽;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带 使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带,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使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安全出行意识的提高,安全带已经成为车辆必须搭载的标准配置,现有 的汽车前排、后排均设置有安全带,但是乘客甚至是驾驶员仍然没有养成自觉系 安全带的安全意识,车辆事故中安全带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现有的安全带设计更多的要依赖于乘客或者是驾驶员本身的自觉意识,如何 能够自动检测或者自动监督乘客是否系上了安全带,不仅可以增加车辆的人性化 体验,更能够在突发的安全事故中减轻损失甚至挽救生命,本实用新型就是尝试 提供一种主动安全设计的安全带,保证人们的驾驶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带使用检测装置,通过在现有 的安全带锁扣中增加检测电路,发挥安全带应有的安全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安全带使用检测装置,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乘客检测模块、语音模块、 安全带锁扣状态检测电路,所述安全带锁扣状态检测电路包括安全带锁扣和与锁 扣配合安装的安全带锁舌,所述安全带锁扣内设置有第一导电金属皮、第二导电 金属皮,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皮与所述安全带锁舌一侧紧贴,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皮 与所述安全带锁舌另一侧紧贴。
安全带锁舌在检测电路中其实起到的是开关电路的作用,安全带锁舌、第一 导电金属皮、第二导电金属皮同属于安全带锁扣状态检测电路的组成部分,当乘 客正确系好安全带,安全带锁扣状态检测电路将锁舌的位置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 递给单片机控制模块,实现信号控制。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皮和第二导电金属皮对称设置在安全带锁扣内, 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皮与第二导电金属皮之间的断开距离与安全带锁舌宽度一致。
进一步,所述乘客检测模块为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座椅的下方, 其信号端连接到单片机控制模块。
进一步,所述安全带锁舌一端连接有安全带带体,所述安全带带体由位于锁 扣上部的上身带体和位于锁扣下部的腰部带体组成,所述乘客检测模块为压力传 感器,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安全带的带体上面,其信号端连接到单片机控制模块。
进一步,所述乘客检测模块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乘客检测模块均匀分布在 腰部带体上。
进一步,所述乘客检测模块为红外检测传感器,该红外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座 椅周边,其信号端连接到单片机控制模块。
最容易检测的状态量就是座椅承受的压力和人体的热量,将压力检测模块设 置在座椅下面,将红外检测模块设置在座椅周围,能够有效地检测乘客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简单巧妙,通过在现有的安全带成熟 设计中增加安全带锁扣状态检测电路,方便适用易于实现;(2)提升车辆安全 配置,通过设置乘客检测模块,能够保证及时提示乘客系上安全带,而且通过 与安全带锁扣状态检测电路的共同作用,保证乘客确实系上了安全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全带使用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全带锁扣状态检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一种安全带使用检测装 置,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3、乘客检测模块5、语音模块1、安全带锁扣状态检 测电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锁扣状态检测电路2包括安全带锁扣6和 与锁扣配合安装的安全带锁舌7,所述安全带锁扣6内设置有第一导电金属皮 61、第二导电金属皮62,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皮61与所述安全带锁舌7一侧紧 贴,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皮62与所述安全带锁舌7另一侧紧贴。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皮61和第二导电金属皮62对称设置在安全带 锁扣6内,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皮61与第二导电金属皮62之间的断开距离与安 全带锁舌7宽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乘客检测模块5为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座椅的 下方,其信号端连接到单片机控制模块3。
优选的,所述安全带锁舌7一端连接有安全带带体8,所述安全带带体8 由位于锁扣上部的上身带体81和位于锁扣下部的腰部带体82组成,所述乘客 检测模块5为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布设置在安全带的带体8上面,其信 号端连接到单片机控制模块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讯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4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