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节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6246.0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8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钱永康;向永谭;丁君;邵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佳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24 | 分类号: | F16L55/2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124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线输油泵技术,具体是一种应用于输油泵的防堵节流装置。
背景技术
管线输油泵是长距离管线输送的动力之源,长期处于连续运转的状态之中,其运行压力高(一般可达10MPa)、功率大,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管线所经之地的经济运行状况。而机械密封作为输油管线泵的易损部件,是管线输油泵运行中出现故障最多的部件之一,而机械密封故障的原因,大多与冲洗液相关,如运行中冲洗不充分,会造成机械密封动、静环烧伤、损坏;冲洗液中含有的杂质(油品中往往含有各种杂质,如砂、铁屑、管路中剥落的铁锈等)易造成机械密封的动、静环磨损加剧,并损坏;冲洗液堵塞,可瞬时造成机械密封烧毁失效,造成重大的运行事故。冲洗液防堵、防杂质的方法最简单的是采用过滤器,但由于过滤器尺寸大、一般承压较低(很少有高于5MPa的)、过滤网不能承受液体的高速冲击,不适用于机械密封冲洗的过滤。因此,由于冲洗液的问题造成了机械密封失效的故障,一直困绕着输油泵安全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常规过滤器尺寸大、承压较低、过滤网不能承受液体的高速冲击,不适用于机械密封冲洗管路的缺陷,提供一种应用于输油泵的防堵节流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防堵节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法兰,其一侧连接介质进口管,其另一侧设有突出于该侧表面的压持环,所述压持环的中间为连通所述介质进口管的通道;
第二法兰,其一侧连接介质出口管,其另一侧设有容纳凹部;
节流孔板,其位于所述第二法兰的容纳凹部内,其上设有节流孔;
滤网,其位于所述第二法兰的容纳凹部内并位于所述节流孔板的上游,其是在板材上开设若干圆孔形成,所述圆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节流孔的孔径;
所述的第一法兰、第二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压持环将所述的滤网、节流孔板压持在所述的容纳凹部内。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滤网、节流孔板之间保持有流通空间。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滤网、节流孔板的两侧均设有密封垫。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滤网的边缘设有向两侧延伸的环状凸缘。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滤网的所有圆孔的截面积之和为所述节流孔的截面积的5倍以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通道呈喇叭状且其大口端朝向所述的滤网。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连接有静电带。
本实用新型的防堵节流装置使用于机械密封的冲洗系统中,有效解决了高压机械密封冲洗系统中由于节流孔板堵塞造成的机械密封损坏的严重运行事故、有效地提高了机械密封的运行寿命。同时,该装置还具有承压高、维护方便、防堵效果明显、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堵节流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堵节流装置在输油泵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第一法兰:11-压持环,12-通道;
02-介质进口管;
03-第二法兰:31-容纳凹部;
04-介质出口管;
05-节流孔板:51-节流孔;
06-滤网:61-圆孔,62-环状凸缘;
07-流通空间;
08-密封垫;
09-静电带;
10-防堵节流装置;
100-输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堵节流装置包括:
第一法兰01,其一侧(图示下侧)连接介质进口管02,其另一侧(图示上侧)设有突出于该侧表面的压持环11(一般为圆环状),压持环11的中间为连通介质进口管的通道12;
第二法兰02,其一侧(图示上侧)连接介质出口管04,其另一侧设有容纳凹部31(图示下侧);
节流孔板05,其位于第二法兰的容纳凹部31内,其上设有节流孔51;
滤网06,其位于第二法兰的容纳凹部31内并位于节流孔板05的上游(按照冲洗液的流向),其是在板材上开设若干圆孔61形成,圆孔61的孔径小于节流孔51的孔径;
第一法兰01、第二法兰03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压持环11将滤网06、节流孔板05压持在容纳凹部3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佳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佳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6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区分不同组织类型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集成自动调温器外模引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