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倒车镜除水除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3524.7 | 申请日: | 201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7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崔亚明;叶鹏;汪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1/54 | 分类号: | B60S1/54;B60S1/60;B60S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文洋 |
地址: | 3003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倒车镜 除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倒车镜除水除霜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无论是任何车辆所用的倒车镜都无法自动清除水雾和霜,无论是雨天还是冬天,倒车镜都会影响司机的视线,给行程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申请号为201020287646.x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风力自动除水除霜倒车镜”的倒车镜结构,收集自然风对倒车镜进行除水除霜,其存在的不足在于除水除霜的速度不够快,实用性不够。另有一些对倒车镜结构进行改造实现除水除霜的技术,对一般用户而言难度较大,难以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倒车镜除水除霜装置,能够快速除水除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倒车镜除水除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框、固定框、管道装置、过滤装置、握持装置以及喷气装置,所述加热框通过第一横杆与所述固定框固接,所述加热框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带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加热框的内壁上设有加热棒;所述固定框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与设置在所述固定框内的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与所述过滤装置连通;所述握持装置包括弯曲杆、第一支架,所述弯曲杆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分别与所述加热框和固定框的底部连接;所述加热框的左侧通过第二横杆与所述喷气装置固接,所述喷气装置包括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中部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前端设有第一圆心孔,所述第三管道的前端设有第二圆心孔。
所述加热棒的外部设有散热框,所述散热框固定在所述加热框的内壁上。
所述第二通孔上设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上固定有分流杆,所述分流杆上设有弹片,所述弹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一侧。
所述风机通过第一竖杆固定在所述固定框上。
所述第一管道的末端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通过连接环与所述固定框连接,靠近所述第二过滤网一侧的第一管道内部设有海绵块。
所述第一支架的通过第二支架分别与所述加热框和固定框连接,所述弯曲杆的中部通过第二竖杆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
所述第一圆心孔外设有刷毛。
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设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框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接,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与所述斜杆中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汽车倒车镜进行快速有效的除水除霜,大大提高了其除水除霜的效率,减少水和霜对汽车驾驶的影响,保证了行车安全,并且操作简便,不需要过多复杂的操作,使得使用起来快速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倒车镜除水除霜装置包括加热框1、位于所述加热框1右侧的固定框2、位于所述固定框2内的管道装置3、位于所述固定框2右侧的过滤装置4、位于所述固定框2下方的握持装置5及位于所述加热框1左侧的喷气装置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23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