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动能自动炒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7959.0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7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煌辉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能 自动 炒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动能自动炒茶机,属于茶叶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有很多名茶都是扁形茶,譬如产于杭州的西湖龙井茶就是一种典型的扁形茶,该茶叶片扁平紧缩,绿中带黄,形态整齐,给人以良好的观感。在茶叶产区的实地考察调查时,有很多地方,由于茶农居住地分散,产量又不是很大,产茶季节又拉得很长,使产量不集中,如要使用专业的炒茶机械,对于这些茶农来说,价格太高,无法承受。所以,他们还是沿用传统的用电热锅手工炒制的方法。在这种炒茶过程中,炒茶者劳动强度很大,不但要不断的弯腰下探划动手臂,而且炒扪茶叶的手掌上要不断经受高温熏烫,无一例外地,他们的手掌上都是布满被烫伤的血泡和老茧。进行必要的劳动保护,已经成为这一部分茶农迫切的盼望,为了提高效率和对工人的劳动保护,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炒茶机出售,但是现有的炒茶机炒出的茶味道不佳,而且茶叶损坏严重,碎茶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动能自动炒茶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动能自动炒茶机,包括机体、电热炒锅、印制电路板、温度传感器、电动机、短转轴、电动机皮带轮、皮带、皮带轮、长转轴、炒茶软片、震动马达、传送装置和旋转连接轴,所述机体有壳体组成,所述机体内的下方安装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由转动轮和传送带构成,所述传送带安装在转动轮的外侧,所述传送装置的上方安装有电热炒锅,所述电热炒锅由旋转连接轴固定在机体内部的两侧,所述电热炒锅的下方安装有震动马达,所述电热炒锅的上方安装有长转轴,所述长转轴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上方安装有炒茶软片,所述机体的左侧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短转轴与电动机皮带轮相连接,所述电动机皮带轮外侧设置有皮带,所述电动机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皮带轮相连接,所述皮带轮右侧与长转轴相连接,所述电热炒锅的右侧上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右侧壳体内安装有印制电路板,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焊接有单片机、储存器、继电器和电池,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输出端与电热炒锅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机体的左上角安装有进茶口,所述机体的右下角设置有出茶口。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与储存器双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轮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轮为一种向右旋转的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动能自动炒茶机,震动马达的增加,使茶叶在翻炒时能进行震动,使炒茶的速率增加,茶叶的受热更加均匀,使用炒茶软片来代替人手,有效保证茶叶在炒制过程中不被损坏,极大的降低了碎茶和茶叶末的量,印制电路板和温度传感器的工作能很好地控制电热炒锅的温度,使炒茶的温度更均匀,从而使茶叶颜色统一,提高了茶叶的品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节约材料和节约能源,大大减轻茶农炒茶操作的劳动强度和加强了劳动保护。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动能自动炒茶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动能自动炒茶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动能自动炒茶机的印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动能自动炒茶机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机体、2-电热炒锅、3-印制电路板、4-温度传感器、5-电动机、6-短转轴、7-电动机皮带轮、8-皮带、9-皮带轮、10-长转轴、11-搅拌杆、12-炒茶软片、13-震动马达、14-传送装置、15-转动轮、16-传送带、17-旋转连接轴、18-进茶口、19-处茶口、20-壳体、31-单片机、32-储存器、33-继电器、34-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煌辉,未经陈煌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7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笼式杀菌锅旋转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鸭肫和鸭腺胃食管分离自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