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巷道底鼓监测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6766.3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7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东;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巷道 监测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巷道底鼓监测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煤矿巷道底鼓测量的仪器众多,大多集中在对巷道底鼓的机械的监测不能转换成 位移量进行直接观测上,同时对巷道底鼓的测量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监测不能达到自动 化程度。
随着对煤矿开采逐渐转向深部开采,巷道底鼓问题日渐变得严重,严重影响着巷道的正常生 产和工作面的正常生产,因此研究巷道底鼓的变形机理对煤矿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 国越来越建设高效的煤矿井田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巷道底鼓监测仪器,能够监测巷道底鼓的变化。
为达到以上的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固定安装于巷道底部的固定板,固定板左侧上刻着刻度,固定板顶端通过绳子与移动管连接, 移动管内有用于移动管发生变化的软质绳,软质绳在固定板出口处与钢丝连接,钢丝在入钻 孔处安装有钢套管,钢丝终端固定在倒锲形装置上,倒锲形装置固定于钻孔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底鼓监测仪器,固定板左侧上刻有尺寸,移动管通过绳子连 接于固定板的顶部,移动管内软质绳固结在十字架装置结构上并穿过移动管中滑轮,软质绳 在固定板的出口处与钢丝连接,在钢丝入钻孔处固定有钢套管,钢丝终端固定在倒锲形装置 上,当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岩体产生变形并向巷道内产生位移时,挤压倒锲形装置使钢丝向上 移动钢丝沿着钢套管向上移动,移动管内软质绳沿着滑轮滑动,使移动管发生向下移动,依 据固定板左侧上的刻度读出变化数值,显示出巷道底鼓的变化参数,经过数据整理分析,能 够得出不同的地质条件、岩性变化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煤矿巷道底鼓监测仪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煤矿巷道底鼓监测仪器中移动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煤矿巷道底鼓监测仪器中十字架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煤矿巷道底鼓监测仪器中尺寸放大示意图。
图中1—倒锲形装置;2—钢丝;3—钢套管;4—软质绳;5—下滑轮组合;6—上滑轮; 7—十字架装置;8—移动管;9—绳子;10—固定板;11—固定板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底鼓监测仪器,将移动管通过绳子连 接于固定板的顶部,移动管内软质绳固定在滑轮上并穿过移动管中的滑轮,在顶端处拉绳与 十字架装置相连,十字架装置支撑着移动管,钢丝穿过固定在钻孔处的钢套管随倒锲形装置 固定于钻孔底部,连接软质绳与钢丝。
当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岩体产生变形时,变形产生的地应力挤压倒锲形装置,使得倒锲形装置 带动钢丝发生移动,钢丝在钢套管的作用下向上移动,钢丝与软质绳的连接处变松懈,软质 绳将沿着滑轮滑动,使得移动管向下移动,依据固定板左侧的刻度,读出变化的参数值,经 过数据整理分析,能够得出不同的地质条件、岩性变化情况。
在钢套管上浇灌水泥使之不会对钢丝的移动产生影响,固定板选为可以刻制的木板,移动管 选为有一定质量的铁管,固定板安置在竖直位置固定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6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油滤清器旁通阀
- 下一篇: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