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遥控电动变形直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6246.2 | 申请日: | 201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9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美致模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17/00 | 分类号: | A63H17/00;A63H17/26;A63H17/32;A63H17/34;A63H17/39;A63H27/0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飞峰 |
地址: | 51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遥控 电动 变形 直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形玩具直升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遥控电动变形直升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玩具直升机与机器人都是小孩喜欢的玩具,常见的玩具直升机与机器人一 般是相互分开、彼此独立的,由于玩具直升机与机器人相互独立、分开使用或玩耍,因此它 们的功能比较单一,从而大大降低了玩具的趣味性。
目前是市面上的变形玩具直升机,结构简单,可玩性不强,而且不能实现电动变 形。另外,其变形结构也较为复杂,往往导致需要改变玩具车原本的构造,使得不能进行百 分百的直升机造型仿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可遥控电动变形直升机, 通过翻转机件使其外甲向上或向下翻转,即直升机与机器人之间相互变形,增强了玩具的 趣味性。
一种可遥控电动变形直升机,主要包括:外甲、底座、翻转机件和驱动机件,变形直 升机主要由多个外甲和底座上下拼装形成,所述的底座中间设有翻转机件,后底座尾部设 有用于控制后轮转动的驱动机件,外甲顶部设有螺旋浆,外甲的侧甲外侧均设有飞翼。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机件通过前马达和后马达各自控制一侧后轮,前马达和后 马达分别电性连接于电源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翻转机件主要有电机和翻转齿轮组、翻转板、支撑杆组成,翻转 板通过支撑杆连接于外甲,电机通过翻转齿轮组带动翻转板和外甲向上翻转,电机电性连 接于IC电路板和电源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侧甲通过传动杆连接于前甲内侧,传动杆和前甲连接处套有扭 力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的后底座设有IC电路板、电源装置、发光装置及扬声装置,IC电路 板电性连接于电源装置、发光装置、扬声装置和红外收发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甲前方设有红外收发装置,红外收发装置主要包括红外接收 管和红外发射灯。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底部设有万向轮,万向轮位于后底座前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变形直升机通过翻转机件完成机器人与直升机之间相互转变,增加了玩具玩耍 功能,提高了玩具的趣味性;同时,能够在玩具直升机的行驶中不断地自动完成机器人与直 升机之间相互转变,进一步地增强了玩具的可玩性;
2、变形直升机采用IC电路板控制发光装置、扬声装置和红外收发装置,从而实现 多项功能,并通过IC电路板控制电机使其机器人与直升机之间相互转变,而且IC电路板通 过控制前马达和后马达的转速来实现变形直升机转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器人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器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升机的立体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升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 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4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可遥控电动 变形直升机,主要包括:外甲1、底座2、翻转机件3和驱动机件4,变形直升机主要由多个外甲 1和底座2上下拼装形成,所述的底座2中间设有翻转机件3,翻转机件3由电机31提供动力, 使其外甲1和前底座22向上或向下翻转,后底座21尾部设有用于控制后轮5转动的驱动机件 4,驱动机件4对后轮5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变形直升机向前或向后行驶或转弯,外甲1顶部设 有螺旋浆6,外甲1的侧甲11外侧均设有飞翼111,螺旋浆6和飞翼111能够让孩子轻易认出其 玩具是变形直升机,增加孩子的认知能力,底座2底部设有万向轮9,万向轮9位于后底座21 前方,万向轮9与两个后轮5形成三角形,该万向轮9不仅对人形状态的变形直升机起到一定 的支撑作用,而且保证变形直升机能够顺利转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美致模型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美致模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6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