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烤炉车架及烤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4857.3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8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施祥友;乐志勇;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7 | 分类号: | A47J37/07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吴庭祥 |
地址: | 2124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烤炉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具体讲是一种可折叠烤炉车架及烤炉,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烤炉车架折叠方式大多采用左右车架绕旋转轴转动,实现折叠,锁紧机构一般都采用挂钩连接,当从折叠状态组装成正常使用状态时,通过人工将左右车架扶正,然后再搭上挂钩,实现固定。此结构车架的稳定性较差,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摇晃,所以要另增加螺丝锁紧连接加以固定,其安装繁琐,组装费时,给日常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折叠方便,稳定可靠的烤炉车架及烤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烤炉车架,包括车架底座,所述车架底座的两侧均设有与其相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与车架底座之间连接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滑槽座和连杆,所述滑槽座固定在车架底座上,滑槽座设有一折弯边,所述折弯边上沿轴向开有一长条孔,折弯边与车架之间设有可容纳连杆的间隔,所述长条孔上靠近支架一端设有钩型孔;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支架连接,可相对于支架转动,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台阶轴,所述台阶轴与转轴和支架的连接点位置错开;所述台阶轴与长条孔连接,可沿长条孔水平滑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长条孔的另一端设有供台阶轴插入的圆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架底座的底部安装四个车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至少一个车轮为可制动车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烤炉,包括炉台,所述炉台活动安装在上述的可折叠烤炉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额外的辅助固定,不需要任何组装工具,就可以实现轻松折叠和支撑,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折叠后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可以满足各类烤炉的架设需要;(2)、长条孔的另一端设有圆孔,可便于组装时便于台阶轴的插入;(3)、车架底部安装四个车轮,以便于烤炉的移动;设置可制动车轮,以方便烤炉固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烤炉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折叠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滑槽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车架折叠的结构示意图:(a)为展开状态示意图,(b)为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烤炉车架主要用于烤炉的支撑。烤炉包括可折叠车架1、炉体2、侧台3和围板4。炉体2安装在可折叠车架1的上方,炉体2的左右两侧均连接侧台3,炉体2的外侧设有围板4。
如图2和5所示,可折叠车架包含车架底座11、支架12、滑槽座13、连杆14和车轮16。支架12为2个,设置在车架底座11的左右两侧,支架12的两侧通过转轴Ⅰ与车架底座11上的连接件15相铰接。四个车轮16安装在车架底座11底部,位于右侧的为可制动车轮。
如图3所示,滑槽座13包括两道反向成90度的折弯边,顶部的折弯边上沿轴向开有一长条孔131,长条孔131的一端设有钩型孔132,另一端设有圆形孔133。
如图4所示,连杆14包括两道同向成90度的折弯边,呈U型结构。连杆14的一端连接供转轴的圆孔141,另一端设有台阶轴142,圆孔141和台阶轴142分别设置在连杆14的两道折弯边上,二者相互错开。
如图2和5所示,滑槽座13和连杆14均为四个,四个滑槽座13分别固定在车架底座11的内侧,滑槽座13中设有钩型孔132的一端靠近支架12。滑槽座13上的折弯边与车架底座11之间形成可容纳连杆14的空间。
四个滑槽座13分别对应车架底座11左右两侧的支架12,滑槽座13与支架12之间连接连杆。连杆14一端的台阶轴142卡入滑槽座13上的圆形孔133中,另一端的圆孔141通过转轴Ⅱ与车架底座11上的连接件15连接,连杆14可绕转轴Ⅱ转动。连接件15上的台阶轴142可沿滑槽座13上的长条孔131水平滑动。
如图5所示,车架支撑时,向外翻转车架底座左、右两侧的支架,使其绕转轴Ⅰ旋转90度,与车架底座形成90度直角,此时连杆的台阶轴刚好卡入滑槽座的钩型孔中,形成死点,使车架、车架底座和连杆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4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