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电子设备防雷保护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4790.3 | 申请日: | 201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1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培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锋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H02H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汪晓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电子设备 防雷 保护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雷设计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电子设备防雷保护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通信电子装置如果处于雷区极易由于雷电感应产生的浪涌,尤其雷电感应产生的广谱无线电波,使连线成为良好的接收天线,由于是两根线,因此将产生共模干扰信号,信号强度可达数千伏,接地电容极易被击穿,同时两根电线对地的瞬间阻抗不同而产生高达3000伏的差模电压,可轻松击穿驱动电源的整流二极管和线路板不同极性电极间的电气间隙。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加入防雷装置,同时便于用户实时了解落雷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电子设备防雷保护监控系统,它能够防止通信电子设备在受到雷电感应产生的浪涌等异常强大电流、电压的袭击时而损毁,且便于用户监控落雷情况。
一种通信电子设备防雷保护监控系统,包括监控终端、雷电数据采集器、通信电子设备和防雷保护电路,所述通信电子设备分别与雷电数据采集器和防雷保护电路连接,所述雷电数据采集器与监控终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保护监控通信电子设备,当产生雷电浪涌时,一方面可通过与通信电子设备同线路连接的雷电数据采集器获取其相关信息如峰值和频率等供用户了解监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防雷保护电路保护通信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防雷保护电路包括与通信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通过两信号线路连接,且两信号线路上分别串有限流电阻,所述两信号线路靠近第二连接端处通过放电管接保护地,所述两信号线路靠近第一连接端处还接有双向瞬态电压泄放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限流电阻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可以为高分子PTC热敏电阻,它由经过特殊处理的聚合树脂及分布在里面的导电粒子组成。在正常操作下聚合树脂紧密地将导电粒子束缚在结晶状的结构外,构成链状导电电通路,此时的高分子PTC热敏电阻为低阻状态,线路上流经高分子PTC热敏电阻的电流所产生的热能小,不会改变晶体结构。当线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时,流经高分子PTC热敏电阻的大电流产生的热量使聚合树脂融化,体积迅速增长,形成高阻状态,工作电流迅速减小,从而对电路进行限制和保护。当故障排除后,高分子PTC热敏电阻重新冷却结晶,体积收缩,导电粒子重新形成导电通路,高分子PTC热敏电阻恢复为低阻状态,从而完成对电路的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管为气体放电管,它受到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10-9秒量级的速度,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通过高达千安量级的浪涌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放电管为二极放电管,所述两信号线路分别通过一个二极放电管接保护地。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瞬态电压泄放电路包括2个方向相反的且由二极管和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组成瞬态电压泄放支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瞬态电压泄放电路还可以是集成电路I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能够保护通信电子设备不受雷电浪涌损坏;
2.能够便于用户实时监控了解落雷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防雷保护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通信电子设备防雷保护监控系统,包括监控终端、雷电数据采集器、通信电子设备和防雷保护电路,所述通信电子设备分别与雷电数据采集器和防雷保护电路连接,所述雷电数据采集器与监控终端连接。
在雷电浪涌产生时,雷电数据采集器可以采集检测到其相关信息并传输给监控终端了解分析情况;同时在防雷保护电路作用下,也不会让雷电浪涌损坏到通信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防雷保护电路包括与通信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通过两信号线路连接,且两信号线路上分别串有热敏电阻R1和R2,所述两信号线路靠近第二连接端处分别通过二极放电管SP1和SP2接保护地。
正常工作时R1、R2为低阻状态,电路导通,二极放电管SP1、SP2为高阻状态,相当于绝缘体,在遭遇雷击时,由于大电流产生的热量使得R1、R2由低阻状态变为高阻状态,从而截断电流,而SP1、SP2上的高压使得其由高阻抗转为低阻抗,从而两信号线路导通,有效地宣泄电压,达到减压的效果,有效地保护通信电子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锋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锋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4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