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平井管外分段循环充填防砂工艺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11966.X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顺;董建国;李娜;卢雅兰;李明;伊西锋;吕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02 | 分类号: | E21B43/02;E21B43/10;E21B34/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井管外 分段 循环 充填 工艺 管柱 | ||
1.水平井管外分段循环充填防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完井管柱和服务管柱,所述服务管柱下入到完井管柱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管外分段循环充填防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完井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分级箍、管外封隔器、筛管、可控阀、分段封隔器、引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井管外分段循环充填防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油管、转换工具、导向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井管外分段循环充填防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工具插入进可控阀内,两者进行配合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井管外分段循环充填防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阀至少安装一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井管外分段循环充填防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工具包括控制套、外套、内套、中心管,所述控制套下半段外壁套接外套,控制套下端内壁套接内套,所述外套和内套均开设径向的循环孔,所述外套下端连接外防砂套,所述内套下端连接内防砂套,所述外防砂套和内防砂套之间设置转向体;所述外套上段外壁开设方孔并安装打开爪,所述外套下段外壁开设方孔并安装关闭爪,所述内防砂套下端连接中心管;所述外套上端连接上胶筒,上胶筒套在控制套上,上胶筒上端为上胶筒座,所述上胶筒座径向开孔并安装扶正块,扶正块内壁与控制套外壁之间设置片弹簧,外套上端开设外锥面与上方的上胶筒开设的内锥面对接;所述中心管外壁套有下胶筒座,下胶筒座外壁套有下胶筒,下胶筒上端开设内锥面与下胶筒座开设的外锥面对接,下胶筒座上端连接外防砂套并对转向体轴向限位,所述下胶筒下端连接卡座;所述打开爪能够摆动,所述打开爪本体后端两侧有圆柱凸起,前端则凸出外套上段外壁开设的方孔外并且,所述打开爪本体后端两侧圆柱凸起设置有能使打开爪自动复位的扭簧,所述关闭爪同理;所述打开爪和关闭爪后端两侧圆柱凸起分别通过各自的压板压固在各自的方孔中;所述控制套上端连接上接头,所述中心管下端连接下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井管外分段循环充填防砂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阀包括充填工作筒、滑动套、上接头、下接头,所述充填工作筒上下端分别连接上接头和下接头,所述滑动套套装在充填工作筒内壁,所述充填工作筒、滑动套均开设有循环孔,所述滑动套上设置有组合锁紧机构;所述组合锁紧机构包括锁帽、内锁环、外锁环,所述滑动套开设径向阶梯孔,所述锁帽卡入阶梯孔中,所述充填工作筒开设径向盲槽,外锁环径向伸入盲槽内,所述锁帽的外侧还嵌入一个内锁环,内锁环的外侧连接外锁环,所述锁帽内侧端设计为锥形面,锥形面伸入滑动套内腔;所述外锁环和内锁环均为C型结构,具有向心环握力;所述上接头、下接头、充填工作筒内壁分别开设上部换向槽、下部换向槽和脱手槽;上接头与充填工作筒之间用连接体进行连接,所述上接头内壁设置有定向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119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藏开采井网结构
- 下一篇:循环式放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