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5183.0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8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谭毅;张慧慧;张剑慧;王芝辉;武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齐鲁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外周血 单个 细胞 分离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a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主要是成分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是免疫学实验最常用的细胞群。在基础与临床的体外研究中,经常需要首先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得到单个核细胞。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分离,一直在不断的探讨和改进。传统的分离单核细胞的方法是Ficoll-hypaque(聚蔗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因为血液中各成分的比重存在差异,因此得以分离。而密度梯度分层的难点在于:加载外周血时加样过快、离心过程中离心管不平衡或离心减速过快,都会引起细胞、液体分层不清晰,影响实验效果,且分离过程繁琐,用时太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淋巴细胞分离技术进行了改进,并有效提高了分离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人们使用的一种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辅助装置,本装置为圆形塑料盖板,塑料盖板上均匀分布有细胞分离孔。
具体的,所述塑料盖板采用生物无毒塑料材质制成,直径为27.5mm。
具体的,所述细胞分离孔为通孔,细胞分离孔直径为0.1mm。
具体的,所述塑料盖板总体密度为1.074±0.001Kg/L。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于细胞治疗和临床检验和科研试验领域,用于分离淋巴细胞、红细胞等分离试验,可大大降低实验难度,缩短操作时间,能使实验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塑料盖板材质为细胞培养常用塑料材质,对细胞无毒害作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塑料盖板,2细胞分离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辅助装置,本装置为圆形塑料盖板1,塑料盖板1上均匀分布有细胞分离孔2。
具体的,所述塑料盖板1采用生物无毒塑料材质制成,直径为27.5mm。
具体的,细胞分离孔2为通孔,细胞分离孔2直径为0.1mm。
具体的,所述塑料盖板1总体密度为1.074±0.001Kg/L。
该实用新型一种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辅助装置,使用时,先在50mL离心管中加入适量Ficoll-hypaque(聚蔗糖-泛影葡胺),之后放入塑料盖板1至液面上,然后直接在离心管中加入外周血。塑料盖板1直径为27.5mm与常用50mL离心管内径相匹配,盖好离心管盖后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内,以2000g的离心力离心20分钟;离心之后管内液体因密度不同而分层,此时塑料盖板1处于分离液上层接近单个核细胞层;吸去上层血清即可;本新型塑料盖板1的总体密度比分离实验常用试剂Ficoll-hypaque(聚蔗糖-泛影葡胺)小,而比淋巴细胞密度和血清密度大,因此离心后存在于分离液与血清之间,使得收集细胞变的更加容易;可用于细胞治疗和临床检验和科研试验领域,用于分离淋巴细胞、红细胞等分离试验,可大大降低实验难度,缩短操作时间,能使实验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塑料盖板1的材质为细胞培养常用塑料材质,对细胞无毒害作用,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齐鲁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齐鲁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51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酸测序芯片
- 下一篇:一种切削液净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