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嫁接技术对结球甘蓝进行快速繁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72812.7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陶鹏;钟新民;李必元;岳智臣;雷娟利;赵彦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A01G22/15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张伟花 |
地址: | 310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嫁接 技术 甘蓝 进行 快速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嫁接技术对结球甘蓝进行快速繁殖的方法,先选取合适的接穗和砧木,采用芽接法的嫁接方式,嫁接后创造保湿保温强光照的整体环境,并在接穗结球甘蓝腋芽转绿后进行适当的管理,最后对接穗结球甘蓝进行生根与移栽。本发明中菜薹极易抽薹,嫁接在花序轴上要比嫁接在短缩茎上操作更简便,且菜薹易形成侧薹,可提供更多的砧木来源。采用芽接法,操作相对简单,减少污染流程,可提高接穗的成活率。嫁接后给予白色的结球甘蓝腋芽强光照射,可以诱导白色的腋芽形成叶绿素,从而提高嫁接成活率。使用锡箔纸制作简易的漏斗状的生根器,可以创造保湿环境,易于诱导生根,且提高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嫁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嫁接技术对结球甘蓝进行快速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为满足人们对结球甘蓝产量和品质日益增长的需求,改良结球甘蓝的农艺性状是育种专家长期工作的重点。目前,有性杂交依然是改良和培育结球甘蓝新品种的重要途径。然而结球甘蓝属于典型的绿体春化型植物,种子萌动阶段不能感受低温,须待植株长到一定大小时才能对低温有所感应,从而通过春化阶段再抽薹开花。因此结球甘蓝春化时间较长,在结球甘蓝育种中经常会遇到晚抽薹或不抽薹现象。不抽薹的结球甘蓝亲本如果不进行特殊处理,在接下来的高温气候下将会死亡。通常对不抽薹的结球甘蓝取材在实验室中进行组织培养进行再生,在9月份之后将组培苗移栽到田间,是目前保存结球甘蓝重要株系的常用方法。然而野外和田间的结球甘蓝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中,往往会出现外植体的污染问题,外植体消毒需使用剧毒药品升汞,目前升汞已是公安部管制药品,获取升汞非常繁琐。此外,组织培养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需在无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因此亟需创新简便易行的结球甘蓝高效低廉的快速繁殖新方法技术。
嫁接(grafting),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实现的。嫁接时两个伤面的形成层靠近并扎紧在一起,结果因细胞增生,彼此愈合成为维管组织连接在一起的整体。在生产实践中,嫁接对品种改良和经济价值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嫁接也对一些不容易产生种子的蔬菜繁殖意义重大。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增强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利用嫁接技术对结球甘蓝进行快速繁殖的方法,简便易行;将较小的结球甘蓝的腋芽嫁接到砧木上,再在合适时间点生根并移栽到田间种植,从而利用结球甘蓝中腋芽较多的特点对结球甘蓝进行嫁接快速繁殖,解决不抽薹开花的结球甘蓝重要株系的保存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S1、接穗和砧木的选取:选择结球甘蓝的腋芽作为接穗,可以保证充足的接穗来源,一个结球甘蓝包含有30个左右的腋芽;菜薹容易抽薹,且易分侧薹,而砧木选择菜薹的花序轴,可保证充足的砧木来源;
S2、嫁接前的准备与嫁接方式:嫁接前,先播种砧木材料菜薹,直至菜薹抽薹,备用;用解剖刀将结球甘蓝的腋芽成45度角切下,砧木选主薹或较粗的侧薹;去除砧木菜薹的花,在合适的花序轴上切一个45度角的缺口,将切好的腋芽插入花序轴上的切口中,用封口膜缠绕,用夹子固定;
S3、创造合适的生长条件:创造稳定的恒温恒湿的整体环境,可以促进接穗与砧木之间愈合,提高成活率,并对接穗腋芽给予强光照射,可促进腋芽由白色转成绿色,腋芽转绿是其成活的关键步骤。
S4、生长管理:当结球甘蓝的腋芽转绿后,及时追肥,有利于促进腋芽的生长,为保证接穗接受到充足的光照,需经常摘去砧木菜薹的无效枝叶,防止其遮挡接穗腋芽的阳光,影响接穗的生长,成活后去掉夹子,注意防治病虫害;
S5、生根诱导及移栽:当接穗展开2片叶片后,用宽度20-30mm的锡箔纸或塑料纸围绕嫁接部位围成一个漏斗状,向锡箔纸中放入基质并浇水,形成根后,取下锡箔纸,剪下接穗并移栽至新的苗钵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28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拉嫁接苗培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业土层规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