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间断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70783.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2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术;闫磊;李正刚;马徐琨;朱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〇试验场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间断 供电 装置 | ||
1.一种不间断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1)、充电模块(2)、充电供电切换模块(3)、电压监测模块(4)和微控制器(5);
电池组(1)与充电供电切换模块(3)连接,并且被配置为提供电能;
充电模块(2)通过充电供电切换模块(3)与电池组(1)连接,并且被配置为对于电池组(1)充电;
微控制器(5)与充电供电切换模块(3)连接,并且被配置为控制充电供电切换模块(3)的状态;
电压监测模块(4)与电池组(1)、微控制器(5)连接,并且被配置为监测电池组(1)的状态并将状态反馈至微控制器(5);
所述电池组(1)包括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
所述第一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A)、第三电池(C);
所述第二电池组包括:第二电池(B)、第四电池(D);
微控制器(5)控制充电供电切换模块(3)的状态,使得: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一个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一个电池串联,提供双电源供电;并且
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另一个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另一个电池处于充电状态;
充电模块(2)包括第一组充电线,第一组充电线包括第一充电正极线(A+)、第一充电负极线(A-);
充电供电切换模块(3)包括第一继电器控制器(C1)、第一继电器(R1)、第二继电器(R2)、第三继电器(R3)、第四继电器(R4);第一继电器控制器(C1)控制第一继电器(R1)、第二继电器(R2)、第三继电器(R3)、第四继电器(R4)的动作;
第一继电器(R1)的可动触点与第一电池(A)的正极连接,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一充电正极线(A+)连接,第二固定触点与供电正极线(C+)连接;
第二继电器(R2)的可动触点与第一电池(A)的负极连接,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一充电负极线(A-)连接,第二固定触点与供电地线(GND)连接;
第三继电器(R3)的可动触点与第三电池(C)的正极连接,第一固定触点与供电正极线(C+)连接,第二固定触点与第一充电正极线(A+)连接;
第四继电器(R4)的可动触点与第三电池(C)的负极连接,第一固定触点与供电地线(GND)连接,第二固定触点与第一充电负极线(A-)连接;
充电模块(2)包括第二组充电线,第二组充电线包括第二充电正极线(B+)、第二充电负极线(B-);
充电供电切换模块(3)包括第二继电器控制器(C2)、第五继电器(R5)、第六继电器(R6)、第七继电器(R7)、第八继电器(R8);第二继电器控制器(C2)控制第五继电器(R5)、第六继电器(R6)、第七继电器(R7)、第八继电器(R8)的动作;
第五继电器(R5)的可动触点与第二电池(B)的正极连接,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二充电正极线(B+)连接,第二固定触点与供电地线(GND)连接;
第六继电器(R6)的可动触点与第二电池(B)的负极连接,第一固定触点与第二充电负极线(B-)连接,第二固定触点与供电负极线(C-)连接;
第七继电器(R7)的可动触点与第四电池(D)的正极连接,第一固定触点与供电地线(GND)连接,第二固定触点与第二充电正极线(B+)连接;
第八继电器(R8)的可动触点与第四电池(D)的负极连接,第一固定触点与供电负极线(C-)连接,第二固定触点与第二充电负极线(B-)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间断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电池相互独立地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〇试验场,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〇试验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07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能太阳能互补自发电式充电宝
- 下一篇:一种汽车行驶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