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粪产碱菌Y1及其在防治作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70427.9 申请日: 2016-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6801024B 公开(公告)日: 2020-03-27
发明(设计)人: 范丙全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20;A01P3/00;A01P21/00;C05G3/00;C05G3/60;C05F11/08;C12R1/05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
地址: 10008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粪产碱菌 y1 及其 防治 作物 病害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株粪产碱菌Y1及其在防治作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所述粪产碱菌Y1的保藏号CGMCC NO.13510,将其制成微生物菌剂对于田间向日葵的促生增产效果明显,且其作用效果不受田间土壤条件、化肥使用的抑制,可以在轻度盐碱农田中,与化肥一起施用。该菌剂对向日葵核盘引发的烂盘病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锈病防治效果达100%,向日葵增产16%‑30%,大棚蔬菜增产30%以上。该微生物菌剂对我国农田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防治,粮食持续增产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学和植物病害生防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株粪产碱菌Y1及其在防治作物土传病害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和设施农业发展,土传病害与连作障碍问题日趋突出,土壤病原微生物不断增加,引发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土传病害与连作障碍已经成为农业安全生产发展的瓶颈。作物连作3年,产量降低10%~20%,连作4~5年作物减产40~50%。设施蔬菜、马铃薯、大蒜、向日葵、油菜、棉花、大豆、水稻、小麦、甜菜土传病害时常发生,减产日益严重,影响农民增产增收。我国遭受严重土传病害、连作障碍危害的面积高达5亿亩。

由于土传病害加重,我国每年使用的农药量超过130万吨,农药使用量普遍超标,平均每亩施用931.3g,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全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约1600万公顷,主要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20%。土传病害防治技术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生物防治土传病害是替代化学农药的最佳选择。

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的菌种多为木霉菌、链霉菌、寡雄腐霉菌、芽孢菌等为佳。防治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菌剂产品,己商品化的产品如澳大利亚的K84,放射形龙杆菌菌株K84在1973年就被大规模生产,用来防治根癌病;1988年Gustafson公司在美国注册生产A13产品Kodiak,成为作物生防菌商业化生产的拓疆者。利用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 CHA0)生产的杀真菌制剂Yield能够防治土壤真菌病害。普利茅斯沙雷氏菌(Serratia plymuthica HRO-C48)生产的产品和放线菌(Streptomyces sp.HRO-71)生产的防治草莓和土豆生物黄萎病(Verticilliumdahliae)。Trichoderma reesei G1和Trichoderma viride G3防治立枯病效果显著。

美国研制的Topshield(哈茨木霉T22)和以色列研制的Trichodex(哈茨木霉T39)均是用于防治真菌病害如灰霉病以及以色列Mycontrol公司开发的商品制剂Trichoderma2000主要用于防治立枯丝核菌、齐整小核菌、疫霉等;盾壳霉也是研究较多的一种生防菌,盾壳霉对核盘菌属及葱白腐小菌核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现在国外已有商品化产品出现,如前苏联开发的商品制剂Coniothyrin可以用于防治向日葵的菌核病,德国开发的商品制剂ntansWG可用于防治莴苣的核盘菌菌核病等。此外还有针对粘帚霉(Gliocladium virens),由美国研制成功的SoilGard,用于防治猝倒病和根腐等,意大利研制的BiofoxC专用于防治镰刀菌属病害等。我国商品化的木霉菌杀菌剂(生菌消,又名灭菌灵),主要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的霜霉病,我国开发的5406抗生菌为链霉菌属,定名为泾阳链霉菌,对黄萎病菌、枯萎病菌、立枯病菌、猝倒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害具有抗性,并且可促进植物生长。拮抗细菌(Bacillus subtilis)大面积示范推广试验证明,拮抗菌在水稻植株上定植能力较强,繁殖较快,对纹枯病防效达75%~85%,对稻曲病防效达63.8%~85.7%。拮抗木霉菌和拮抗细菌混合发酵制成粉剂,成功地防治了保护地蔬菜和甜瓜的苗期病害。其它报道的细菌杀菌剂用来防治黄瓜及烟草炭疽病菌的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甘蔗黑腐病,放射假单孢杆菌防治小麦全蚀病等。木霉菌厚垣孢子制剂对新疆棉花黄萎病大面积试验防效达到60%,增产50%,棉绒长度增加10%,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04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