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包覆有铝的镍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6286.3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勋;徐甄真;刘喜;候晓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523443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镍铝金属间化合物 制备 还原 组分均匀性 表面包覆 表面活性 优异性能 络合剂 悬浮液 粉料 铝盐 镍粉 镍盐 合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铝金属间化合物粉的制备方法,包括选择合适镍盐,加入络合剂、表面活性组分以及调节PH后两次还原,得到包含Ni粉的悬浮液,同时加入铝盐,进行还原,得到镍铝金属间化合物粉,本发明提高了粉料的粒度和组分均匀性,保持了合金的优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表面包覆有铝的镍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间化合物Ni3Al是具备反常的屈服强度—温度效应,以及很高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已经成为当代航空航天工业、民用工业等领域的重要结构材料,特别是在航空发动机叶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D打印,或称增材制造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快速成型工艺,采用逐层铺粉,激光或电子束融化成型的方式,实现了精密部件的精加工成型,并且避免了铸造过程出现的缩孔缩松等缺陷,成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加工手段。
目前3D打印所用的粉料,一般通过熔炼后真空浇注成铸锭,随后二次熔炼并采用雾化法制粉的方式获得,通过上述制备的粉料,由于制备过程中涉及到熔化、凝固、二次熔化、雾化等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组分的宏观偏析,造成各处组分和粒度不均匀,并将遗传到粉料中,早因而研究出一种适合工业应用,同时又组分粒度均匀的镍铝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有很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包覆有铝的镍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完整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表面包覆有铝的镍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浓度为0.12-0.153mol/L的镍盐溶液,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作为络合剂,加入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热到30-45℃并超声波搅拌5-10min。
2)往前述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其PH为9-11;
3)加入浓度为0.03mol/L的柠檬酸三钠,加入体积为步骤2)所得溶液体积的1/2-1/3,加热温度到120-140℃,在超声搅拌条件下反应10-15min;
4)步骤3)后得到的反应液以2000rpm的转速离心分离5分钟,将分离后的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4次,得到包含Ni粉的悬浮液;
5)将步骤4所得到的悬浮液重新分散入乙二醇中,加入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再次加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随后加热到30-45℃并超声波搅拌5-10min;
6)加入浓度为0.12mol/L的盐酸羟胺,加入体积为步骤5)所得溶液体积的1/4-1/3,随后在继续超声搅拌的条件下加热到140-160℃;
7)将浓度为0.04-0.06mo1/L的铝盐乙二醇溶液,加入到步骤6)的所得溶液中反应10-20min,
8)步骤7)所得溶液体积以5000rpm的转速离心分离10分钟,将分离后的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洗涤3-4次,在100-120℃下缓慢干燥30min,得到表面包覆有铝的镍粉。
镍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0-12):(0.2-0.5)。
所述镍盐和铝盐为硝酸盐或醋酸盐。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化学还原法,首先制备了出镍粉,随后经过再分散,二次还原,制备表面包覆有铝的镍粉,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镍铝粉组分均匀,先生成的镍颗粒可以作为核心,便于后续铝的还原出。在进行3D打印时,可以使用直接该复合粉镍铝合金进行加工,保持了合金的优异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6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镍基高温合金铸锭的真空铸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模压成型坐垫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