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4157.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8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行海;夏秀忠;张宗琼;农保选;李丹婷;曾宇;邓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幼苗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养装置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稻基因研究过程中,经常要在试验室培养水稻3-4叶内的幼苗,用于提取DAN、RNA等。传统的水稻苗期发芽一般采用培养皿培养或沙土培养,它们培养水稻幼苗根系容易交错,不易分开,进而影响试验结果。而且一个培养皿只能培养一个品种,多了容易混杂;沙培需要较多的沙子及器皿,劳动繁重,这两种方法均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包括带凹槽状育苗穴的培养板,所述育苗穴底部设有透水孔,所述育苗穴的底部为四周低、中间高的内凸台状,所述透水孔位于凸台的突起处。
优选的,所述育苗穴上部为柱形、育苗穴下部为倒圆台体。即育苗穴上大下小,更有利于培养。
优选的,所述育苗穴上部突出所述培养板平面。既育苗穴的开口高出培养板,有利于后期水稻苗的固定。同时使培养板的结构更稳固。
优选的,所述育苗穴突出培养板的部分设有透气孔。有利于根的生长。
优选的,所述培养板底部还设有支脚,所述支脚的高度大于育苗穴的高度。可通过水位调节从而调节植株根系的入水深度。
优选的,所述支脚通过螺纹或卡扣与所述培养板可拆卸式相连。水稻生长前期可不使用支脚,后期再根据水稻生长的情况选择不同高度的支脚或者调节支脚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培养板上设有带内螺纹的贯穿孔,所述支脚上部设有相匹配的外螺纹,且外螺纹的长度大于内螺纹的长度。可通过螺纹调节支脚的高度,从而调节从透水孔伸出的根系与水面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培养板边沿刻有标号。便于实验记录。
本发明优点:1、内凸台状底部及透水孔的设置,育苗穴的底部四周可存储部分水分,有利于根系沿育苗穴的边沿生长,同时植株不易出现干枯现象,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
2、可调节支脚的设置,使从透水孔伸出的根系可向下生长,不容易与旁边的根系交错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号为:1-育苗穴,101-育苗穴上部,102-育苗穴下部,103-育苗穴底部,2-培养板,3-透水孔,4-贯穿孔,5-透气孔,6-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水稻幼苗培养装置,包括带凹槽状育苗穴1的培养板2。所述育苗穴上部101为柱形,育苗穴下部102为倒圆台体。育苗穴底部103为四周低、中间高的内内凸台状,凸台的突起处设有透水孔3。育苗穴上部101突出所述培养板2的平面。且育苗穴1突出培养板的部分设有透气孔5。
所述培养板2底部还设有支脚6,所述支架6的高度大于育苗穴1的高度。所述支脚6通过螺纹与所述培养板2可拆卸式相连。具体为:所述培养板2上设有带内螺纹的贯穿孔4,所述支脚6上部设有相匹配的外螺纹,且外螺纹的长度大于内螺纹的长度。
所述培养板2边沿刻有标号。
使用时,将整个装置放到托盘中,将种子播放到育苗穴的网格板处,回填泥土并浇水。之后,补充托盘中的水,使其刚能接触到育苗穴底部103。待水稻苗的根系伸出透水孔3后,调节支脚6,使水稻苗仅部分根系接触水面,使水稻苗的根系较少地横向生长、缠绕。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修改或改动,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41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苗定植用蘸根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绑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