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非侵入式住宅用电负荷分解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61491.0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1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榴晨;姜波;茆美琴;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限状态机 侵入 住宅 用电 负荷 分解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非侵入式住宅用电负荷分解方法,其特征是:
利用智能电表采集住宅中用电负荷1、用电负荷2、……、和用电负荷N,记为用电负荷l,l=1,2,…,N,共N个用电负荷在t时刻的有功总功率为P总(t),分别建立所述N个用电负荷的有限状态机模型,根据所述有功总功率P总(t)和所述N个用电负荷的有限状态机模型,利用优化算法分解得到所述用电负荷l在t时刻处于状态χ的有功功率Plχ(t),进而通过计算分别获得时长T内所述用电负荷1、用电负荷2、……、和用电负荷N的消耗能量;
所述用电负荷l的有限状态机模型是按如下步骤建立:
步骤1:通过采样分别获得用电负荷l在ti时刻的消耗功率Pi,以及用电负荷l在ti+1时刻的消耗功率Pi+1,则,用电负荷l的消耗功率变化值ΔPi为:ΔPi=Pi+1-Pi,构造集合A1为:
A1={ΔPi},i=1,2,…,n,n∈N+;
步骤2:设定阈值M,构造集合A2为:A2={ΔPi|ΔPi≥M},采用聚类算法对所述集合A2中的元素聚类,进而得到m个聚类中心:ΔPc1,ΔPc2,…,ΔPca,…,ΔPcb,…,ΔPcm,所述m个聚类中心分别对应于所述用电负荷l的m种可能的状态转换,且m个聚类中心ΔPc1,ΔPc2,…,ΔPca,…,ΔPcb,…,ΔPcm所在类中包含的数据总数一一对应为y1,y2,…,ya,…,yb,…,ym,且:m∈N+,mn;
步骤3:构造集合A3为:A3={ΔPc1,ΔPc2,…,ΔPca,…,ΔPcb,…,ΔPcm},求解所述集合A3的子集,将其中所有至少包含一正一负两个元素的子集构成集合A4为:
A4={Uk|Uk={ukg|ukg∈A3,g≥2且g∈N+},k∈N+且},
给定集合Ek:Ek={ekg},所述集合Ek与所述集合Uk的个数相等,且所述集合Ek中的元素ekg与所述集合Uk中的元素ukg一一对应,构造集合Uk'为:Uk'={ukg'|ukg'=ukg+ekg},所述集合Uk'与所述集合Uk个数相同,且所述集合Uk'中的元素ukg'与所述集合Uk中的元素ukg一一对应;
步骤4:设定阈值ε,求解所有满足∑ukg'<ε的集合Uk'的并集F:
F={f1,f2,…,fp,…,fq,…,fx},
所述并集F即为修正后的所述用电负荷l的状态转换集合;
步骤5:按如下方式计算所述用电负荷l状态转 换的转移概率矩阵Z:
令:所述用电负荷l状态转 换的转移概率矩阵Z为:Z=[zab]m×m,按式(1)计算所述转移概率矩阵Z中的第a行第b列元素zab:
式(1)中,wab为所述集合A2中依次属于所述聚类中心ΔPca和所述聚类中心ΔPcb所在类的两个相邻元素所构成的组合的个数;
步骤6:根据所述转移概率矩阵Z,按如下方式获得所述用电负荷l状态转换的可行循环集合C1与邻接矩阵L:
利用所述并集F和所述转移概率矩阵Z获得有向图V为:V=(F,Z),通过Tarjan强连通算法以及环路零和约束从所述有向图V中提取可行循环集合C1为:
C1={C1h|C1h={c1,c2,…,cs},s∈N+,h∈N+,cs∈F},
并对所述转移概率矩阵Z进行修正,进而得到修正矩阵Z'为:Z'=[zpq']m×m;
令:所述邻接矩阵L为:L=[λpq]m×m,所述修正矩阵Z'中的元素zpq'与所述邻接矩阵L中的元素λpq一一对应,且对于zpq'0,取λpq=1,对于zpq'=0,取λpq=0;
步骤7:根据所述邻接矩阵L和所述并集F,按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用电负荷l的状态转换图:
将所述集合F中的元素f1,f2,…,fp,…,fq,…,fx一一对应为所述状态转换图中的状态节点S1、状态节点S2…状态节点Sp…状态节点Sq…状态节点Sx;
若所述邻接矩阵L中的第p行第q列元素λpq为0,则在所述状态转换图中不存在由所述状态节点Sp到所述状态节点Sq的有向连接通路;
若所述邻接矩阵L中的第p行第q列元素λpq为1,则在所述状态转换图中存在由所述状态节点Sp到所述状态节点Sq的有向连接通路;
步骤8:根据所述状态转换图以及所述可行循环集合C1,按如下方式获得所述用电负荷l的有限状态机模型:
根据所述集合C1h={c1,c2,…,cs},按式(2)计算所述用电负荷l可能的状态集合D1h:
所述状态集合D1h的并集即为所述用电负荷l的最终状态集合R1:所述最终状态集合R1中的元素按从小到大有序排列;
根据所述状态集合D1h与所述最终状态集合R1,按如下方式计算获得状态标记集合J为:
J={J1h|J1h={j1,j2,…,jr,jr+1…,js},js≤w1};
其中,集合J1h与所述状态集合D1h一一对应,且所述集合J1h中的元素为所述状态集合D1h中的元素在所述最终状态集合R1中的排列序号;
根据所述状态标记集合J,按如下方式获得负荷状态转移矩阵G:
令所述负荷状态转移矩阵G为:当u=jr,且v=jr+1或者u=js,且v=j1时,guv=1;否则,guv=0;
利用所述最终状态集合R1、负荷状态转移矩阵G以及并集F获得所述用电负荷l的有限状态机模型M为:M=(R1,F,G);
根据所述N个用电负荷在t时刻的有功总功率P总(t)与所述N个用电负荷的有限状态机模型,按如下方式分解得到所述用电负荷l在t时刻处于状态χ的有功功率Plχ(t):
根据所述用电负荷1、用电负荷2、……、和用电负荷N的有限状态机模型一一对应获得用电负荷1、用电负荷2、……、和用电负荷N的最终状态集合分别为:
最终状态集合R1为:
最终状态集合R2为:
……
最终状态集合RN为:
按式(3)构建目标函数Y:
式(3)中,H(l)表示用电负荷l的状态总数,的值为0或1;
若用电负荷l在t时刻处于状态χ,则
若用电负荷l在t时刻不处于状态χ,则
利用优化算法求解获得使所述目标函数Y取值为最小的一组的值,根据所得到的一组的值获得所述用电负荷l在t时刻处于状态χ的有功功率进而得到所述用电负荷l在时长T内的消耗能量E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14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电量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多代理系统拍卖模式的配电网重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