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爆接头组件及其举升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9728.3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2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邵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本体 阀片 防爆接头 复位组件 举升油缸 柱塞式油缸 防爆功能 可靠成本 人身安全 上端部 受压时 驾驶室 穿通 底面 供油 均布 堵住 流通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举升油缸,公开防爆接头组件,包括接头本体(10),接头本体(10)上端部设有供油液流通的第一通道(101),第一通道(101)的底面(1011)四周均布有穿通接头本体(10)的第二通道(102),接头本体(10)上设有往复运动的复位组件(11),复位组件(11)上固定有阀片(12),阀片(12)与接头本体(10)之间设有间隙(13),阀片(12)受压时,阀片(12)端面堵住第二通道(102)。采用本发明使轻/中卡驾驶室中所用的柱塞式油缸具有了防爆功能,在出现意外时,能够更安全可靠的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同时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成本低,可以得到很好地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举升油缸,尤其涉及防爆接头组件及其举升油缸。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对各零部件的质量及安全性能要求的越来越高,尤其对于那些安全件更加的苛刻。商用车所用的驾驶室液压举升油缸属于底盘件中的一项安全件同样需要被特别重视,既得保证举升/下降过程中能够高效操作及可靠锁止,又得确保在油路意外爆裂失压后也能确保驾驶室不快速下降,以避免对人员的伤害。目前对于中重卡来说使用的具有单向锁止功能的活塞式油缸,基本可能保证油缸在任何位置的锁止,但对于绝大多数轻卡及少数的重卡使用的是柱塞式油缸,其内部没有设计有锁止功能,一旦油路管道爆裂,则在驾驶室负载的作用下,油缸将快速下滑,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而对于轻/中卡本身的设计就是依着低成本高效能原则来的,采用结构复杂且价格偏高的活塞式油缸并不适用,且活塞式油缸的故障率也高于柱塞式的油缸,操作性也没柱塞式的便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举升油缸不安全的缺点,提供防爆接头组件及其举升油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防爆接头组件,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上端部设有供油液流通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底面四周均布有穿通接头本体的第二通道,接头本体上设有往复运动的复位组件,复位组件上固定有阀片,阀片与接头本体之间设有间隙,阀片受压时,阀片端面堵住第二通道,压片侧壁镶嵌有检测间隙距离的位置传感器。油路断开或爆裂,则接头本体外侧直接通向大气,瞬间彻底失去了背压的作用,阀片在油缸油压的单独作用下,克服复位组件设定的压力值将阀片严实地压到接头本体上,此时接头本体的第二通道被阀片盖住,油缸内部又形成了一个密封的系统,压力油无处释放,重新作用活塞杆顶住驾驶室下滑,从而实现油缸的防爆功能,确保了操作者的安全,阀片上设有位置传感器,可以时时检测间隙的大小,方便研发人员调节油液压力的大小来调节间隙的开度,从而调节座椅升降的速率。
作为优选,接头本体下端部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三通道,复位组件包括螺杆和套在螺杆上的复位弹簧,螺杆通过第三通道伸入到第一通道内,其另外一端伸出接头本体与阀片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一端安装在凹槽内,其另一端安装在阀片上。凹槽一方面用于定位复位弹簧,作为复位弹簧的安装座,复位弹簧能够根据油缸压力变化使得螺杆带动阀片上下移动,改变阀片与接头本体之间的间隙,从而控制接头本体的进出油量。
作为优选,阀片下端设有锁止螺母,锁止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锁止螺母使得阀片在螺杆上固定更加的牢靠,不会轻易的松动。
作为优选,螺杆顶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螺杆一体式,限位块为圆柱形限位块,限位块的直径大于第三通道的孔径,限位块的半径小于第三通道到第二通道的中心距。限位块使得螺杆不会脱离接头本体,螺杆在油压的作用下能够上下移动,且不会与接头本体分离,限位块上下移动时其端面不会盖住第二通道,油液能够顺畅的进出第二通道。
作为优选,凹槽的孔径大于第三通道的孔径,凹槽的中轴线、第一通道的中轴线和第三通道的中轴线都在同一直线上。保证阀杆能够带动阀片作垂直移动,当油路失压时,阀片能够及时并严密的盖住第二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97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烧油层电点火器及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多锯齿形螺旋槽的机械密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