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步热处理回收碳纤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7334.4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0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梅生伟;吴磊;张韶红;陈晓弢;薛小代;陈来军;司杨;卢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11/00 | 分类号: | C08J11/00;C08K7/06;C08L63/00;C08L61/06;C08L67/06;C08L75/04;C08L79/08;C08L61/24;C08L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810036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碳纤维 碳纤维复合材料 预处理 两步热处理 精处理 热源 加热 冷却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预处理过程 固态产物 受限制 受损 节约 | ||
1.一种两步热处理回收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和精处理两个过程;
所述预处理过程为: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至450℃~600℃,并保持3~4小时,然后冷却;
所述精处理过程为:将经过所述预处理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至500℃~550℃,并保持2~3小时,然后冷却,最终得到的固态产物即为回收后的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过程中的冷却为将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冷却至30~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过程中的冷却为将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自然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过程中加热时的升温速率为10~30℃/min;和/或,所述预处理过程中的加热方式为太阳光聚光加热、电加热、红外线辐射加热或介质换热中的任一种;和/或,所述预处理过程中的加热气氛为有氧气氛或无氧气氛。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过程具体为:在常温常压空气的加热气氛下,采用太阳光聚光加热的加热方式,以25℃/min的升温速率,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至500℃,并保持3.5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5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过程具体为:在常温常压空气的加热气氛下,采用太阳光聚光加热的加热方式,以25℃/min的升温速率,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至500℃,并保持3.5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50℃。
7.根据权利要求1~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处理过程中的冷却为将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冷却至室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处理过程中的冷却为将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自然降温。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处理过程中的冷却为将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冷却至室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处理过程中的冷却为将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自然降温。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处理过程中的冷却为将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冷却至室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处理过程中的冷却为将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自然降温。
13.根据权利要求1~3、6、8~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处理过程中加热时的升温速率为20~30℃/min;和/或,所述精处理过程中的加热方式为太阳光聚光加热、电加热、熔融盐加热或导热油加热中的任一种;和/或,所述精处理过程中的加热气氛为有氧气氛或无氧气氛。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处理过程中加热时的升温速率为20~30℃/min;和/或,所述精处理过程中的加热方式为太阳光聚光加热、电加热、熔融盐加热或导热油加热中的任一种;和/或,所述精处理过程中的加热气氛为有氧气氛或无氧气氛。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处理过程中加热时的升温速率为20~30℃/min;和/或,所述精处理过程中的加热方式为太阳光聚光加热、电加热、熔融盐加热或导热油加热中的任一种;和/或,所述精处理过程中的加热气氛为有氧气氛或无氧气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清华大学,未经青海大学;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73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