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7121.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钱亮;刘瑞东;贺北平;万硕;岳虎;王维;曲利平;李贵民;李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华控股有限公司;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9/14;C02F3/34;C02F1/00;C02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缺氧 化生 载体 污水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对原水进行预处理;
步骤2、将预处理后的原水依次送入FBC厌氧池、FBC缺氧池及好氧池进行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得到混合液;
步骤3、将获得的混合液进行分流,其中,一部分混合液直接送回FBC厌氧池和/或FBC缺氧池,另一部分混合液送到终沉池进行处理得到污泥和污水;
步骤4、将获得的污水排入去污水深度处理单元进行后续处理;将获得的污泥进行分流,其中,一部分污泥直接送回FBC厌氧池,另一部分污泥送到污泥深度处理单元进行后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还包括向所述FBC厌氧池及FBC缺氧池内分别通入适量原水,为脱氮除磷工艺提供碳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包括对所述原水进行预过滤,并将预过滤后的原水通过初沉池进行处理,得到初沉混合液及初沉污泥,所述初沉混合液通过超细格珊进一步过滤后送入所述FBC厌氧池;所述初沉污泥送到所述污泥深度处理单元进行后续处理。
4.一种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单元、FBC处理单元、终沉池、污水深度处理单元、污泥深度处理单元、第一分流单元及第二分流单元;所述污水深度处理单元与所述终沉池连接;
所述FBC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FBC厌氧池、FBC缺氧池及好氧池,所述FBC厌氧池与所述预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分流单元分别与所述好氧池、终沉池、FBC厌氧池和/或FBC缺氧池连接,用于将所述好氧池中的混合液进行分流处理;所述第二分流单元分别与所述终沉池、FBC厌氧池及污泥深度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终沉池中的污泥进行回流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单元包括回流混合液泵和剩余混合液泵,所述回流混合液泵与所述FBC厌氧池和/或FBC缺氧池连接,所述剩余混合液泵与所述终沉池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单元包括回流污泥泵和剩余污泥泵,所述回流污泥泵与所述FBC厌氧池连接,所述剩余污泥泵与所述污泥深度处理单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粗格栅、细格栅及沉砂池、初沉池及超细格珊,所述超细格珊与所述FBC厌氧池连接,所述初沉池通过初沉污泥泵与所述污泥深度处理单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深度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浓缩池、消化系统及污泥脱水系统,所述污泥浓缩池分别与所述剩余污泥泵及初沉污泥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初沉池及所述FBC厌氧池连接的鼓风机房。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深度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滤布滤池及接触池,所述滤布滤池与所述终沉池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华控股有限公司;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浦华控股有限公司;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71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