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抽芯压铸模的排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6581.2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5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旷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环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抽芯 压铸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铸造模具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斜抽芯压铸模的排屑结构。一种斜抽芯压铸模的排屑结构,包括;设有型腔的模体,模体一外侧端设有的且高端与型腔贯通的斜孔,两个与斜孔的两个侧边一一对应连接的侧压板,设于两个侧压板之间的滑座,与滑座高端连接的斜抽芯;斜孔包括;高端与型腔贯通的斜芯孔,低端与模体一外侧端贯通的斜排屑孔,两端分别与斜芯孔低端和斜排屑孔高端连接的的过渡孔;过渡孔的底端设有分别与斜芯孔底面和斜排屑孔底面连通的斜导向面;滑座底面设有斜度与斜导向面的斜度匹配的斜楔;斜抽芯插入型腔入位时,斜楔压住斜导向面且滑座顶面压住斜孔顶面。该斜抽芯压铸模的排屑结构排屑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斜抽芯压铸模的排屑结构。
背景技术
压铸模的抽芯处在压铸时易产生铝屑,若不及时排除会造成铝屑的累积,会影响压铸模使用寿命且易造成压铸件报废;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020501265.7 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芯处带排屑孔的压铸模,包括模架、模仁、芯块、芯块座,模架与模仁间固定连接;芯块与芯块座间固定连接,模仁设有型腔,模仁设有与芯块适配的滑槽孔,滑槽孔与型腔连通,模仁下端设有与滑槽孔连通的排屑孔一;模架设有与排屑孔一连通的排屑孔二通到模架下端面。该抽芯处带排屑孔的压铸模靠重力将铝屑从排屑孔排出,存在芯块上端的铝屑难以从排屑孔排出且当压铸模具有斜抽芯时排屑效果较差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排屑效果较好的斜抽芯压铸模的排屑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的压铸模靠重力将铝屑从排屑孔排出,存在芯块上端的铝屑难以从排屑孔排出且当压铸模具有斜抽芯时排屑效果较差的不足,提供一种排屑效果较好的斜抽芯压铸模的排屑结构。
一种斜抽芯压铸模的排屑结构,包括:设有型腔的模体;所述的斜抽芯压铸模的排屑结构还包括:模体一外侧端设有的且高端与型腔贯通的斜孔,两个与斜孔的两个侧边一一对应连接的侧压板,设于两个侧压板之间的滑座,与滑座高端连接的斜抽芯;斜孔包括:高端与型腔贯通的斜芯孔,低端与模体一外侧端贯通的斜排屑孔,两端与斜芯孔低端和斜排屑孔高端一一对应连接的过渡孔;过渡孔的底端设有分别与斜芯孔底面和斜排屑孔底面连通的斜导向面;滑座底面设有斜度与斜导向面的斜度匹配的斜楔;斜抽芯插入型腔入位时,斜楔压住斜导向面且滑座顶面压住斜孔顶面。斜抽芯压铸模的排屑结构使用时,滑座的低端与油缸的活塞杆通过浮动接头连接;该斜抽芯压铸模的排屑结构排屑效果较好;斜抽芯插入型腔入位时,斜楔压住斜导向面且滑座顶面压住斜孔顶面,压铸时滑座顶面与斜孔顶面没有空隙不会产生铝屑;斜排屑孔的高度大于斜芯孔的高度,利于压铸完成抽芯时铝屑从滑座底面与斜排屑孔底面之间的空隙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侧压板设有高端与侧压板的高端贯通的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斜孔顶面平行;滑座的两侧端各设有一个滑条;滑槽的宽度大于滑条的宽度;滑条与滑槽一一对应且滑条伸入滑槽中。滑条与滑槽配合利于滑座平稳运动;滑槽的宽度大于滑条的宽度,利于斜抽芯插入型腔入位时滑座顶面压住斜孔顶面,且抽芯时减少滑座顶面与斜孔顶面的摩擦。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孔顶面设有与模体的外侧连通的吹气孔。抽芯时从吹气孔吹入压缩空气利于排屑。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导向面与斜孔顶面的夹角为20度至50度。斜抽芯插入型腔入位时,斜楔压住斜导向面使滑座顶面压住斜孔顶面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斜抽芯压铸模的排屑结构排屑效果较好;斜抽芯插入型腔入位时,斜楔压住斜导向面且滑座顶面压住斜孔顶面,压铸时滑座顶面与斜孔顶面没有空隙不会产生铝屑;斜排屑孔的高度大于斜芯孔的高度,利于压铸完成抽芯时铝屑从滑座底面与斜排屑孔底面之间的空隙排出。滑条与滑槽配合利于滑座平稳运动;滑槽的宽度大于滑条的宽度,利于斜抽芯插入型腔入位时滑座顶面压住斜孔顶面,且抽芯时减少滑座顶面与斜孔顶面的摩擦。抽芯时从吹气孔吹入压缩空气利于排屑。斜导向面与斜孔顶面的夹角为20度至50度。斜抽芯插入型腔入位时,斜楔压住斜导向面使滑座顶面压住斜孔顶面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环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环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6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内圈轴承寿命试验装置
- 下一篇:汽车滤清器壳体压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