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撬抱死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5563.2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4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守军;程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方文倩 |
地址: | 241008 安徽省芜湖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抱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送线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滑撬抱死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生产装配过程中,需要线上生产,车身置于输送线上,随输送线向前输送由一个工位输送至下一工位,在设定的工位进行相应的装配操作,现有技术在设定工位停驻时,没有限位止动机构,稳定性差,不便于后续工位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对滑撬实现快速稳定限位的滑撬抱死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滑撬抱死机构,包括支撑滑撬的底座,输送件定位设置于所述滑撬上,所述滑撬包括沿输送方向平行布置的两纵梁及设于两纵梁之间的横梁构成,在所述滑撬下方设有对应夹紧定位所述横梁的夹紧抱杆,所述夹紧抱杆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控制其打开与夹紧。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发明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夹紧抱杆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横梁两侧的第一抱杆和第二抱杆。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驱动所述第一抱杆和第二抱杆转动的驱动轴。
所述第一抱杆设于所述驱动轴上,在所述驱动轴的一侧设有与其平行布置的从动轴,所述第二抱杆设于所述从动轴上,所述驱动轴上设有随所述驱动轴转动的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轴上设有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所述第一抱杆和第二抱杆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抱杆和第二抱杆的夹紧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夹紧压块和第二夹紧压块。
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通过支座支撑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通过连杆连接所述驱动轴,所述连杆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轴,另一端通过铰接座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活塞杆端。
所述气缸通过支架支撑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滑撬抱死机构,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快速稳定有效的对滑撬进行抱死限位,以控制输送线在输送过程中的启停,稳定性好,便于在指定工作对料件进行指定操作作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滑撬抱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支架,2、气缸,21、连接座,22、铰接座,3、连杆,4、驱动轴,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第一抱杆,71、第一夹紧压块,8、第二抱杆,82、第二夹紧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这种滑撬抱死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滑撬的底座,输送件定位设置于滑撬上。滑撬包括沿输送方向平行布置的两纵梁及设于两纵梁之间的横梁构成,在滑撬下方设有对应夹紧定位横梁的夹紧抱杆,夹紧抱杆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控制其打开与夹紧。
如图1所示,夹紧抱杆包括分别设于横梁两侧的第一抱杆7和第二抱杆8,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一抱杆7和第二抱杆8同时向内朝向横梁转动,以夹紧横梁,实现滑撬的定位;同理在驱动装置的反向驱动作用下,第一抱杆7和第二抱杆8同时向外侧远离横梁转动,以打开释放横梁,滑撬可带动输送的料件向前移动输送。
本发明中,驱动装置包括气缸2,气缸2的活塞杆端连接驱动第一抱杆7和第二抱杆8转动的驱动轴4。第一抱杆7设于驱动轴4上,在驱动轴4的一侧设有与其平行布置的从动轴,第二抱杆8设于从动轴上,驱动轴4上设有随驱动轴转动的主动齿轮5,从动轴上设有与主动齿轮5啮合的从动齿轮6。
气缸2的活塞杆端通过连杆3连接驱动轴4,连杆3一端连接驱动轴4,另一端通过铰接座22可转动连接在活塞杆端。活塞杆、连杆3及驱动轴4构成驱动连杆机构。
第一抱杆7和第二抱杆8对称布置,在第一抱杆7和第二抱杆8的夹紧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夹紧压块71和第二夹紧压块81,以更好更稳定的定位夹紧。
本发明提供这种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当滑撬移动到设定位置时,启动气缸2,活塞杆端伸出。连杆3垂直连接驱动轴4,与铰接座22铰接,活塞杆伸出,通过连杆3带动驱动轴4向内转动,主动齿轮5随驱动轴4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6反向转动,从而第一抱杆7和第二抱杆8向内转动闭合,实现同步夹紧定位滑撬;同理气缸2活塞杆端缩回,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反向转动,第一抱杆7和第二抱杆向外转动,实现同步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5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