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5515.3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1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水晶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02 | 分类号: | B01D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过滤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所引发的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沙尘暴更大。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一般不会进入呼吸道,对人体健康基本无影响;粒径为2.5-10μm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容易被呼吸道绒毛或痰液排除,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可直接进入人体下呼吸道,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而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如果要防止吸入PM2.5,很多口罩、尤其是棉织物类的过滤材料都做不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过滤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纤维33-41份、纳米氧化锌5-12份、柠檬酸20-30份、活性炭15-23份、过氧化甲乙酮3-7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气过滤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纤维35-39份、纳米氧化锌7-10份、柠檬酸22-28份、活性炭17-21份、过氧化甲乙酮2-4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气过滤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纤维37份、纳米氧化锌8份、柠檬酸25份、活性炭19份、过氧化甲乙酮3份。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将过氧化甲乙酮与其质量14.5倍的无水乙醇混合,制得过氧化甲乙酮溶液;将竹纤维、纳米氧化锌粉碎,然后置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再加入过氧化甲乙酮溶液并在103℃的温度下密封搅拌33min,制得混合物A;
2)将活性炭研磨、过150目筛,然后置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再加入柠檬酸并在82℃的温度下密封搅拌55-60min,制得混合物B;
3)将混合物A与混合物B混合后,在65℃的温度下超声处理25min,超声功率为1000W,然后在95℃的温度下搅拌至干,再在400℃的温度下煅烧2.8h,即得过滤材料。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过滤材料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竹纤维为原料,与纳米氧化锌混合,通过过氧化甲乙酮处理后再与柠檬酸处理后的活性炭混合再加工制得的过滤材料可以显著增强产品强度,提高材料耐久性,显著提高了过滤材料的过滤效果;用于防治PM2.5,还能在保证粘合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大透气度,本发明中的竹纤维层次结构明显,孔隙细小,具有良好的空气过滤效果。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采用原料少,且过滤效果极佳,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空气过滤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纤维33份、纳米氧化锌5份、柠檬酸20份、活性炭15份、过氧化甲乙酮3份。
将过氧化甲乙酮与其质量14.5倍的无水乙醇混合,制得过氧化甲乙酮溶液;将竹纤维、纳米氧化锌粉碎,然后置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再加入过氧化甲乙酮溶液并在103℃的温度下密封搅拌33min,制得混合物A。将活性炭研磨、过150目筛,然后置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再加入柠檬酸并在82℃的温度下密封搅拌550min,制得混合物B。将混合物A与混合物B混合后,在65℃的温度下超声处理25min,超声功率为1000W,然后在95℃的温度下搅拌至干,再在400℃的温度下煅烧2.8h,即得过滤材料。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空气过滤材料,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竹纤维41份、纳米氧化锌12份、柠檬酸30份、活性炭23份、过氧化甲乙酮7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水晶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水晶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5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加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钒电池电解液储存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