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毛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3132.2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5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靳登科;鹿呈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逸美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1 | 分类号: | B23K26/361;B23K26/60;G01B11/00;G01N21/8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周翠娟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毛刺方法。
背景技术
当利用铣削、铸造等工艺加工工件时,在工件边缘处会形成毛刺,需进行去毛刺处理。目前常用的去毛刺法主要有物理去毛刺、电化学去毛刺、超声波去毛刺及激光去毛刺法,其中物理去毛刺法人工耗费大,效率低;电化学去毛刺法对工件的腐蚀程度较大,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超声波去毛刺法由于其冲击力不均匀,会导致去毛刺不彻底;激光去毛刺法利用激光的热作用使工件周边的毛刺溶解、气化,从而达到去除毛刺的目的,该方法相较于电化学法不但对工件的损伤小,而且也更环保,相较于超声波法可以更彻底地去除毛刺,然而现有的激光去毛刺法通常根据工件尺寸沿工件边缘对毛刺进行扫描切割,由于实际的工件与其标准尺寸存在一定误差,激光不可避免地会扫描到工件本身,使工件受到激光的热作用而影响其表面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毛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毛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测产品置于图像采集单元的视场中心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发送至图像处理单元;
S2: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将采集的图像与对应的模板图像进行比较,得到采集的图像中的毛刺区域;
S3:根据采集的图像中的毛刺区域对待测产品进行去毛刺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先将待测产品对应的标准图样作为模板图像输入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中进行保存。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单元为CCD相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首先将采集的图像和模板图像置于同一个坐标系中,使两图像的中心重合;接着分别获取采集的图像和模板图像的轮廓;然后对两者的轮廓进行比较得到采集的图像边缘处的毛刺区域。
进一步的,获取所述采集的图像和模板图像四周边缘的坐标集,将采集的图像和模板图像边缘对应位置处的坐标进行做差以得到毛刺区域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通过激光去毛刺法对所述毛刺区域进行去毛刺。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将毛刺区域对应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发送给激光器,所述激光器根据所述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发出激光对待测产品进行去毛刺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通过干冰去毛刺法对所述毛刺区域进行去毛刺。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将毛刺区域对应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发送给干冰喷射机,所述干冰喷射机根据毛刺区域对应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通过压缩空气为动力对待测产品的毛刺区域喷射干冰进行去毛刺。
本发明提供的去毛刺方法,将待测产品置于图像采集单元的视场中心进行图像采集,通过图像处理单元将采集的图像与该待测产品对应的模板图像进行比较,得到采集的图像中的毛刺区域,根据采集的图像中的毛刺区域对待测产品进行去毛刺处理。本发明不仅可以精确判断毛刺区域,避免去毛刺时对其他部位进行误伤而影响产品质量,而且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待测产品和标准图样的轮廓示意图;
图中所示:1、待测产品;2、标准图样;3、毛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去毛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测产品1置于图像采集单元的视场中心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发送至图像处理单元;在采集图像时,将待测产品1置于图像采集单元的视场中心,对待测产品1的正面进行采集,避免拍摄的角度发生倾斜,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单元为CCD相机,分辨率尽可能高,使采集的图像中待测产品1的边缘清晰可辨。当然该步骤中还需先把该待测产品1的标准图样2作为模板图像输入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中进行保存,即获得待测产品1在无毛刺情况下的真实轮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逸美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逸美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31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