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波原地浸出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1668.0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0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根茂;胥国龙;郑剑平;李宏星;闻振乾;张翀;姚益轩;许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吕岩甲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原地 浸出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原地浸出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原地浸出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接收换能器、发射换能器、处理腔、超声波发生器、示波器;直管式处理腔两端分别用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封堵,处理腔配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发射换能器位于出液口一端,接收换能器位于进液口一端;发射换能器连接超声波发生器,接收换能器连接示波器。本发明可以提高模拟试验中矿石渗透性和浸出率,得出超声波提高矿石渗透性所需强度和有效作用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地浸出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原地浸出试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原地浸出工艺是将一定浓度的浸出剂,通过注液孔注入到矿层,与矿石发生化学反应,将目标元素溶解在浸出液中,再通过抽液孔将浸出液提升到地表,进行目标元素回收的采冶工艺。
原地浸出工艺在现场应用前,要先进行模拟原地浸出试验,对矿石的渗透性和浸出效果进行初步研究。模拟试验通常是将矿石装入玻璃柱中,装矿量与矿层矿石密度接近,两端分别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采用高位槽进液方式通入清水,待流速稳定后通入浸出剂。每天测量流出溶液体积及目标元素浓度,计算矿石渗透系数和浸出率。
原地浸出是液固反应体系,矿石间空隙是浸出剂在矿床中运动的通道,因此矿石渗透性是决定原地浸出是否可行的基本因素之一。但在我国,许多矿床都存在低渗透性的特点。如在我国初步探明的砂岩铀矿资源中,渗透系数小于 0.5m/d的低渗透资源占一半以上,而且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一比例还有增大的趋势。低渗透矿床矿石在模拟原地浸出试验中,具有浸出液流量小,浸出时间长,浸出率低等特点。
在石油领域中,通常采用水力压裂、复合射孔等技术手段提高油层渗透性。石油开采过程是用水作为驱替剂将原油从油层中驱替出来,这是一个物理过程。但原地浸出过程则不同,它即包括物理过程又包括化学过程:浸出剂通过注液孔进入矿层,在迁移过程中与目标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最后提升至地表进行回收。所以,仅仅借鉴石油领域技术使矿层产生裂缝提高渗透性,是不能提高浸出效果的。松动爆破技术是将矿层局部爆破成细小裂纹,从而提高矿层渗透性。但松动爆破技术会使矿层产生“沟流”现象,即浸出液沿着细小裂纹流动,使其它矿石不能与浸出剂充分接触。
目前,超声波技术主要应用在解堵、防除结垢、采油等领域,但应用在原地浸出领域未见报道。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震动频率在20kHz以上,在传播时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集中以及可引起空化作用等优点。超声波在矿石中做机械震动传播,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各个液体、矿石固体颗粒固有频率不同,所以各自产生的震动加速度与振幅也不同,导致各种形态物质界面发生相对运动,使矿石疏松,渗透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原地浸出试验装置及方法,以提高模拟试验中矿石渗透性和浸出率,得出超声波提高矿石渗透性所需强度和有效作用距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声波原地浸出试验装置,包括接收换能器、发射换能器、处理腔、超声波发生器、示波器;直管式处理腔两端分别用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封堵,处理腔配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发射换能器位于出液口一端,接收换能器位于进液口一端;发射换能器连接超声波发生器,接收换能器连接示波器。
所述的接收换能器与发射换能器的前盖板材质均为钛合金材料,接收换能器与发射换能器的外径均比处理腔内径小,可插入处理腔中。
所述的接收换能器和发射换能器与处理腔之间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
所述的处理腔材质为PVC或PE,长度与内径比为10:1-100:1。
所述的进液口与接收换能器前盖板之间距离为5-10mm。
所述的出液口与发射换能器前盖板之间距离为5-10mm。
所述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内径均为4-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1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系统方型标准箱
- 下一篇:后轮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