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8-二己酰大黄素在制备抗HIV-1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9267.1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7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侯炜;王晓昆;洪学传;程双;吴笛笛;朱薿;李宁;陈清宙;谢林林;罗凡;熊海蓉;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222 | 分类号: | A61K31/222;A61P31/18;C07C69/30;C07C59/125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己酰大 黄素 制备 hiv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大黄素衍生物1,8‑二己酰大黄素在制备抗HIV‑1药物中的应用,属于抗病毒药物领域。本发明发现1,8‑二己酰大黄素在体外具有抑制HIV‑1病毒复制的作用,感染的人巨噬细胞中病毒包涵体明显减少,且对人巨噬细胞无毒副作用。在体外随1,8‑二己酰大黄素浓度增高,其对HIV‑1复制的抑制作用增强,Gag基因和p24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同时,随着药物作用时间越长,抑制HIV‑1感染的效果越显著。1,8‑二己酰大黄素可用于制备抗HIV‑1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针对2015年12月21日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大黄素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HIV-1药物中的应用》(申请号:2015109749477)提出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大黄素衍生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HIV-1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自AIDS流行以来,全世界累计有7500万HIV感染者,我国亦有将近75万人感染HIV,2014年新报告感染者和病人达10.4万例,较上年增加14.8%。然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地区解决了艾滋病的治疗问题,HIV感染者人数将会持续增长。
目前有十几种抗艾滋病病毒药经批准用于治疗艾滋病。国际公认的治疗方法是“鸡尾酒”或称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即2种逆转录酶抑制剂+1种蛋白酶抑制剂),这种疗法可以显著降低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血浆病毒载量,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但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停药后病毒载量反弹、不能恢复免疫功能、容易出现耐药性、价格昂贵(人年均费用约8万元)、由于严重的毒副作用不能长期坚持用药等。为了解决艾滋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发展新的有效、低毒、价廉的药物,另一种是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多年来,我们在第一种途径,即发展新药研制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室筛选,发现了一些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及提取物,并在实验动物中也证明了其抗病毒作用,这其中就包含有大黄来源的大黄素。
大黄属蓼科植物,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淤等多种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黄有抗肿瘤、抗菌消炎、抗动脉硬化、降血压、泻下利尿、保肝利胆、清除自由基等多种作用;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等作用。我们前期实验结果也显示,中药大黄提取物中大黄素能通过上调CC-趋化因子、I型干扰素、APOBEC3G抑制HIV-1R5毒株在人巨噬细胞中的感染。而且有研究发现,大黄素能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性,促进干扰素分泌,从而提高小鼠免疫力。
大黄素属于蒽醌类化合物,其发挥抗病毒作用的主要部分为蒽醌,但是大黄素溶解性很差,几乎不溶于水,仅溶于碱和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醇、二甲基亚砜(DMSO),而且稳定性比较差,容易氧化变质。这成为大黄素临床应用开发的一大障碍。
发明内容
本研究尝试在保留蒽醌的基础上,添加或者改变一些功能团,使得新蒽醌类化合物既能够保留抗病毒的功能,又可以增加水溶性或脂溶性,具有更好的成药性,未来用于AIDS的治疗。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过化学修饰的大黄素衍生物,及其在用于治疗HIV-1的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大黄素衍生物为以下结构式所示:
式I,3-乙酸大黄素
式II,1,8-二己酰大黄素
本发明所述的大黄素衍生物,是将商品化的大黄素经过化学修饰得到的化合物。
制备本发明的大黄素衍生物的反应如以下反应式所示:
1、3-乙酸大黄素反应式及鉴定
反应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9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植物的生态污泥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