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8456.7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9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帅奇;林明夏;陈绍猛;丁世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0 | 分类号: | C08L23/00;C08L75/04;C08L9/00;C08L23/16;C08L53/00;C08K13/02;C08K3/22;C08K5/09;C08K5/098;C08K3/34;C08J9/10;C08J9/04;A43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份 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泡橡胶 改性物质 复合材料 聚烯烃嵌段共聚物 苯乙烯弹性体 聚氨酯弹性体 聚烯烃弹性体 热塑性弹性体 三元乙丙橡胶 热塑弹性体 回弹性能 熔融共混 顺丁橡胶 止滑性能 镂空 发泡剂 高支撑 活性剂 交联剂 耐磨剂 填充剂 运动鞋 缓冲 混炼 耐磨 泡制 添加剂 柔软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泡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由物料经混炼、发泡制得,所述物料包括:60~90质量份的热塑弹性体,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由聚氨酯弹性体、顺丁橡胶和改性物质经熔融共混而成,所述改性物质包括苯乙烯弹性体和/或聚烯烃弹性体;5~20质量份的三元乙丙橡胶;5~20质量份的聚烯烃嵌段共聚物;5~15质量份的耐磨剂;2~5质量份的填充剂;0.9~2.1质量份的活性剂;0.7~1.2质量份的交联剂;1~2.5质量份的发泡剂;0~6质量份的添加剂。在上述组分共同作用下,该材料具有高支撑性能,并且柔软舒适,缓冲、回弹性能良好,耐磨、止滑性能优异,能满足运动鞋底部的镂空等结构的设计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橡胶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泡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运动鞋市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鞋底等部分的穿着体验要求和外观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通常要求鞋子不仅穿起来要轻便舒适,而且要有酷炫、时尚的外形,所以对鞋底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运动鞋鞋底材料,不仅要有极佳的支撑性来满足镂空等特殊结构的设计需求,还要具备很高的缓震、高弹、耐磨等功能性。
作为运动鞋鞋底材料,传统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发泡材料通过添加一定量的耐磨剂,可以满足普通的耐磨需求。但是,这种鞋底材料普遍硬度较高,材料缓震、回弹等性能较差,且耐疲劳性较差。在穿着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塌陷等回复性不佳的问题,同时鞋底很快失去弹性,缓震性能变差。对于一些镂空等特殊结构,这种材料的运动鞋底部也会塌陷变形,严重影响鞋子的穿着体验和外观结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发泡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提供的发泡橡胶复合材料具有高支撑性能,并且柔软舒适,缓冲、回弹性能良好,耐磨、止滑性能优异,能满足运动鞋底部的镂空等结构的设计需求。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泡橡胶复合材料,由物料经混炼、发泡制得,所述物料包括:
60~90质量份的热塑弹性体,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由聚氨酯弹性体、顺丁橡胶和改性物质经熔融共混而成,所述改性物质包括苯乙烯弹性体和/或聚烯烃弹性体;
5~20质量份的三元乙丙橡胶;
5~20质量份的聚烯烃嵌段共聚物;
5~15质量份的耐磨剂;
2~5质量份的填充剂;
0.9~2.1质量份的活性剂;
0.7~1.2质量份的交联剂;
1~2.5质量份的发泡剂;
0~6质量份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活性助剂、交联助剂、抗收缩助剂、颜料和加工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制备所述热塑性弹性体时,聚氨酯弹性体、顺丁橡胶和改性物质的质量比为(10~25):(20~40):(35~70)。
优选地,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硬度为60A~70A,所述聚烯烃嵌段共聚物的硬度为60A~90A。
优选地,所述耐磨剂为预分散母粒耐磨剂。
优选地,所述填充剂选自滑石粉、碳酸钙、二氧化硅和炭黑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活性剂选自硬脂酸和硬脂酸锌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
优选地,所述发泡剂选自偶氮二甲酰胺、可膨胀微球聚合物、OBSH发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泡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8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