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8250.4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2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延春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L33/12;C08K13/04;C08K7/02;C08K5/14;C08K5/098;C08K3/26;C08K7/06;C08K7/14;C08J5/04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44332 | 代理人: | 曹柏荣 |
地址: | 5237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饱和 聚酯树脂 玻璃钢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玻璃钢复合材料一般是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得到的一种化学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的不饱和聚酯模塑料,具有强度高,电性能优异的特点,但是固化后其性脆和耐冲击性不高系其缺憾,因此对于使用于冲击结构部件时,经常会发生开裂,断裂等现象。难以满足一些特殊场合使用的要求,如航空航天、汽车、建筑、健身器材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其制备方法如下:首先把上述重量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剂加入打浆机中,快速搅拌4~6分钟,然后加入上述重量的固化剂继续搅拌10~15分钟,接下来,将搅拌均匀的浆料移入捏合机中捏合3~5分钟,接着依次加入上述重量的硬脱模剂、填料组分后捏合15~20分钟,最后加入增强材料重量组份后继续捏合5~10分钟,即得到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
优选地,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优选地,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优选地,所述的低收缩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型低收缩剂。
优选地,所述的固化物为过氧化物。
优选地,所述的脱模剂为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钙。
优选地,所述的增强材料为有机纤维。
优选地,所述的增强材料为石墨布带。
优选地,所述的增强材料为玻璃粗纱。
本发明提供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制备方法制得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具有强度好、收缩低、抗冲击性好的特点。可用于冲击要求高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提供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具体实施时,首先把上述重量的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型低收缩剂加入打浆机中,快速搅拌4分钟,然后加入上述重量的过氧化二异丙苯等继续搅拌15分钟。接下来,将搅拌均匀的浆料移入捏合机中捏合5分钟,接着依次加入上述重量的硬脂酸锌、轻质碳酸钙等组分后捏合20分钟,最后加入有机纤维重量组份后继续捏合5分钟。即得到本色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制备方法材料。根据客户需要还可以添加相应的色母以配成需要的颜色。
实施例2
提供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具体实施时,首先把上述重量的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型低收缩剂加入打浆机中,快速搅拌4分钟,然后加入上述重量的过氧化二异丙苯等继续搅拌15分钟。接下来,将搅拌均匀的浆料移入捏合机中捏合5分钟,接着依次加入上述重量的硬脂酸钙、轻质碳酸钙等组分后捏合20分钟,最后加入石墨布带组份后继续捏合5分钟。即得到本色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制备方法材料。根据客户需要还可以添加相应的色母以配成需要的颜色。
实施例3
提供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制备方法,其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具体实施时,首先把上述重量的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型低收缩剂加入打浆机中,快速搅拌4分钟,然后加入上述重量的过氧化二异丙苯等继续搅拌15分钟。接下来,将搅拌均匀的浆料移入捏合机中捏合5分钟,接着依次加入上述重量的硬脂酸锌、轻质碳酸钙等组分后捏合20分钟,最后加入玻璃粗纱组份后继续捏合5分钟。即得到本色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制备方法材料。根据客户需要还可以添加相应的色母以配成需要的颜色。
由上面实施例所得到的不饱和聚酯模塑料经测试具有下表所示的性能:
当然,此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这样的变化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延春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延春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82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控展台全集成红外触控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英语听力训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