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8045.8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3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5 | 分类号: | G02F1/134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静电 防护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结构,该静电防护结构在所述COG输入焊盘与COG输出焊盘之间的间隔区域设置静电防护导线,并在静电防护导线的两端设置与静电防护导线电性连接的接地焊盘,传导到静电防护导线上的静电直接通过接地焊盘释放到接地端,无需跨线延伸至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区,能够有效防止FPC焊盘导入的静电对COG输出焊盘的影响,避免静电防护导线过长,减少跨线,避免因跨线导致的静电击伤,有效提升产品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平面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是目前最常用的主流液晶显示器,其具有亮度好、对比度高、层次感强、颜色鲜艳、轻薄的特点,已经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等显示产品获得大量应用。
TFT-LCD采用薄膜晶体管作为开关元件来控制像素的作业,薄膜晶体管依其硅薄膜性质通常可分成非晶硅(a-Si)与多晶硅(poly-Si)两种。其中多晶硅中的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由于其原子排列规则,载流子迁移率高(10~300cm2/Vs),用于制作薄膜晶体管时,可使薄膜晶体管具有更高的驱动电流。
TFT-LCD在大规模制造过程中,需经过多道制程工序,尤其是在LTPS技术时制程工序还会更多。在各制程中,会经过曝光机、显影机、及切割机等众多的制程设备,在这过程中,难免会有与产品的接触、摩擦、及切割等,很容易出现静电击伤影响产品良率的情况,因此,产线中的静电问题对产品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驱动芯片绑定(IC Bonding)区域的示意图,该区域的具体包括如下元件:基板100、设于所述基板100上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数个芯片绑定输入焊盘(Chip On Glass in pad,COG in pad)200、设于所述所述基板100上的沿第一方向排列且与数个COG输入焊盘200间隔的芯片绑定输出焊盘(Chip On Glass outpad,COG out pad)300、以及设于所述基板100上的所述COG输入焊盘200远离数个COG输出焊盘300的一侧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数个软性电路板焊盘(Flexible Printed Circuitpad,FPC pad)400,每一个FPC焊盘400均对应通过一走线700对应电性连接一COG输入焊盘200。由于FPC焊盘400位于基板100的边缘在制程过程中经常产生静电,静电从FPC焊盘400经由走线700传到COG输入焊盘200上,在从COG输入焊盘200放电跳至COG输出焊盘300上造成COG输出焊盘300被击伤,因此现有技术会在COG输入焊盘200与COG输出焊盘300之间设置金属线600来传导静电,该金属线600布置于COG输入焊盘200与COG输出焊盘300之间并电性连接到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区中,金属线600电性连接到静电防护区的路径中通常还会形成有其他的走线800(如GOA走线),金属线600必须要跨越其他走线800以电性连接到静电防护区中,此时,静电很容易在金属线600与其他走线800交汇的地方释放击伤其他走线8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结构,能够有效避免静电击伤,保证产品良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80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