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弯头夹持送料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5454.2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6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凌志云;朱景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7/03 | 分类号: | B23Q7/03;B23Q7/00;B23Q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李灵锋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头 夹持 工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弯头夹持送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送料机构、移位机构、夹持机构和工作台。本发明通过传送带对管弯头的坯件进行传送,当送至送料机构上方,会在压轮作用下落入送料板,送料板将管弯头送至夹持机构的上部工装下方,然后通过移位机构的配合,使上部工装拾取位于送料板上的管弯头,然后再在移位机构驱动下送至机床,在液压杆的推动下使上部工装与下部工装配合夹紧管弯头,以便机床上的刀盘对管弯头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在移位机构的作用下复位至下料口上方,并在移位机构的作用下完成下料。本发明可以实现管弯头的自动送料和夹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真正实现了管弯头的自动化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弯头夹持送料工装。
背景技术
现在企业对管弯头的加工,都是人工送料,然后通过机床对管弯头进行加工,这样存在效率低下、危险系数高、工作量大等缺点,在人力成本越来越少、越来越贵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求,因此设计一种管弯头自动送料的工装以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弯头夹持送料工装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管弯头夹持送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机构、送料机构、移位机构、夹持机构和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下料口和送料机构安装支架,下料口位于移位机构的下方,送料机构安装支架设置在下料口一侧;
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传送带驱动辊和传送电机,传送电机设置在工作台上,传送电机通过传送带驱动辊带动传送带转动,传送带上设置有管弯头下料孔,位于管弯头下料孔处的传送带上设置有放料架;位于传送带传送方向的送料机构安装支架的顶板下方设置有压轮,压轮设置在传送带的正上方;
送料机构包括送料齿轮电机、送料板、送料板齿条和送料板齿轮,送料板齿轮设置在送料齿轮电机上,送料齿轮电机设置在送料机构安装支架一侧,送料机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送料板滑动槽,送料板运行在送料板滑动槽内,送料板连接送料板齿条,送料板齿条与送料板齿轮啮合设置,送料齿轮电机能够驱动送料板做往复运动;
夹持机构由配合设置的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组成,上夹持部与移位机构配合连接,下夹持部设置在机床上;
移位机构包括移位齿轮电机、移位齿轮、推拉臂、直线电机、直线电机推拉杆、推拉臂连接块和移位齿条,移位齿轮设置在移位齿轮电机上,移位齿条设置在推拉臂上且移位齿条与移位齿轮啮合设置,通过移动齿轮电机驱动推拉臂移位;推拉臂末端设置推拉臂连接块,推拉臂连接块连接上夹持部和推拉臂;推拉臂下方设置有T型槽,T型槽内滑动设置直线电机推拉杆,直线电机推拉杆下方连接设置直线电机,直线电机驱动直线电机推拉杆上下移位,直线电机和移位齿轮电机均设置在工作台上。
所述的管弯头夹持送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架内设置有防止管弯头脱落的限位钢珠,限位钢珠通过限位弹簧设置在放料架上。
所述的管弯头夹持送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板上设置有容纳管弯头的容纳槽,容纳槽与管弯头的形状相匹配且容纳槽为弧形槽。
所述的管弯头夹持送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部包括上部工装、上工装活芯、回位板、回位弹簧、球销、球销弹簧和球销弹簧座,上工装活芯套接设置在上部工装内且能够上下移位,上部工装的下沿上方设置球销弹簧座,球销弹簧座内设置连接球销的球销弹簧;上工装活芯上方螺接设置回位板,回位板两边设置有回位弹簧帽,回位弹簧帽内设置回位弹簧的一端,回位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上部工装的凹槽内;下夹持部包括下部工装、下工装活芯、复位弹簧和复位弹簧限位槽,下部工装固定设置在机床上,下部工装内设置下工装活芯,复位弹簧限位槽设置在下部工装上,复位弹簧设置在复位弹簧限位槽与下工装活芯之间,上工装活芯与下工装活芯相配合。
所述的一种管弯头夹持送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流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54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