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井网条件下的地下单一古河道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9830.7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7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欣;张吉;付斌;李浮萍;王文胜;罗川又;范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G01V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井网 条件下 地下 单一 河道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井网条件下的地下单一古河道识别方法,采用类比法,将野外露头观测结果用于指导地下单一古河道识别,体现了模式拟合的地质思维方法。经过该方法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定量化描述结果应用于三维地质建模中作为约束条件,使得模型符合率显著提高。本发明针对单一古河道本身的形态特征,充分利用密井网钻井资料,既避免了对单井进行沉积微相解释的繁琐工作,又避免地震资料纵向分辨率的不足确定,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该方法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垂向砂体识别精度由15‑20m提高到<8m,原先定性化的描述结果实现了定量化,结果应用于三维地质建模中作为约束条件,使得模型符合率提高了10%,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储层地质分析领域,涉及一种密井网条件下的地下单一古河道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河流相储层一直是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之一,纵向多期单一古河道砂体依次切割叠置,横向同一期次内不同单一古河道砂体相互拼接,形成了层次交错、结构复杂的河流相河储层,因此造成储层内部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严重制约了油气采收率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河流相油气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油气田稳产及提高采收率技术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而以储层构型为核心的储层精细描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地质学方法,储层构型是指不同级次储层构成单元与隔夹层的形态、规模、方向及其空间叠置关系。其本质是通过分析各个构型单元沉积历史,研究沉积环境演化与沉积物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揭示沉积体结构特征及三维空间分布,从而达到刻画其内部宏观非均质性的目的。
老油田开发实践表明很多横向分布看似稳定的砂体实际上是复合河道砂体,是由多条单一古河道砂体侧向拼合叠置形成的,甚至是两个完全分离的单一河道砂体因为井网未完全控制的原因看似成为一个单河道砂体。
在复合河道砂体识别单一古河道砂体,目前主要有两类方法:1、测井+地震方法。该方法充分将地震资料用于井间河道砂体预测,再加上测井硬数据,提高了空间预测的精度,在部分油气田取得较好的效果。然而该方法也存在无法忽视的缺陷,一是高品质的地震资料获取存在一定困难,尤其对于地表状况不太好的区域,或者油气储层埋深较大油气田,地震资料品质一般都比较差,识别效果较差;二是地震资料纵向分辨率普遍较低,地震资料一般难以识别小于10m的砂体,而单一古河道砂体厚度通常小于10m,这就造成了识别出来的砂体往往还是垂向上的复合河道砂体。2、密井网+地质认识方法,该方法首先要建立地质模式,模式来源主要是野外露头观测,将观测的结果概念化、模式化,总结出了很多模式:河道砂体顶面层位高程差异、河道砂体之间的河间沉积、河道砂体剖面上存在厚—薄—厚特征、废弃河道、测井曲线区域差异等等。再采用类比的方法,去解剖地下储层,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曲流河、扇三角洲等类型储层单一古河道识别,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河道砂体之间的河间沉积,这种模式的前提是必须先在单井上进行沉积相解释,识别出河道砂体、河间沉积来,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又比如河道砂体顶面层位高程差异,这种模式考虑了不同河道沉积的砂体顶面层位高程差异,但是如果河道沉积末期发生决口形成决口扇,河道砂体顶面和决口扇砂体顶面高程差异较小,则可能将两者混同位同一个河道,同时该方法没有考虑砂体厚度这一关键因素;另外这些方法往往强调不同单一古河道砂体的差异,野外露头观测表明绝大多数的单一古河道本身呈现出顶平底凸状,单一古河道中间厚度稳定,向两侧厚度逐渐变薄,这些方法没有过多的关注单一古河道本身的特征。
因此,亟需一种有正确理论指导,操作方法切实可行、识别结果准确的判研方法,精确识别地下单一古河道,提高地下储层预测精度,进而有效指导河流相储层三维储层地质精细建模与井位部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实用、可靠的密井网条件下的地下单一古河道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类比法,将野外露头观测结果用于指导地下单一古河道识别,体现了模式拟合的地质思维方法。经过该方法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定量化描述结果应用于三维地质建模中作为约束条件,使得模型符合率显著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9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LED灯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LED灯的电源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