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4527.8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9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段燕芳;张成;王丙龙;肖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28 | 分类号: | C08G65/28;C08G18/4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醚多元醇 聚酯 生产工艺 聚醚型聚氨酯 聚酯型聚氨酯 催化加成 环氧丙烷 高聚物 聚氨酯鞋底料 双金属催化剂 碱性催化剂 聚酯多元醇 大分子量 化工合成 结构基团 力学性能 使用性能 起始剂 制备 应用 表现 | ||
1.一种聚酯-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聚酯多元醇为起始剂,首先使用双金属催化剂催化加成环氧丙烷,然后使用碱性催化剂催化加成环氧丙烷,制得大分子量高聚物,即聚酯-醚多元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聚酯多元醇采用二元羧酸、二元酸酐或二元羧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与多元醇反应制得,其中,二元羧酸为己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壬二酸、十二碳二酸、1,4-环己烷二甲酸、二聚酸、对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二元酸酐为邻苯二甲酸酐,二元羧酸酯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多元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一缩二乙二醇、2-甲基丙二醇、1,6-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或季戊四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双金属催化剂为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酯-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双金属催化剂为DMC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双金属催化剂的浓度是聚酯多元醇和环氧丙烷之和的1ppm~300pp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酯-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双金属催化剂的浓度是聚酯多元醇和环氧丙烷之和的10ppm~100pp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甲醇钠或乙醇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碱性催化剂的用量为聚酯多元醇、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总质量的0.0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环氧丙烷的用量为聚酯多元醇质量的1倍~20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环氧乙烷的用量为聚酯多元醇质量的1倍~2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45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