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热高韧性的尼龙6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2355.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1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岳同健;赵志刚;朱爱华;张龙;张毅;蒲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51/06;C08K3/34;B29C48/92 |
代理公司: | 31203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顾雯<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044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尼龙 热变形 耐热性 高分子材料领域 断裂伸长率 尼龙6材料 改性材料 延伸性能 成核剂 高耐热 高韧性 抗氧剂 润滑剂 增韧剂 重量份 增韧 延伸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高耐热高韧性的尼龙6材料,由以下成分按如下重量份组成:尼龙6 90‑98份,纳米蒙拓土1‑5份,成核剂0.1‑0.5份,增韧剂1‑5份,抗氧剂0.1‑0.5份,润滑剂0.1‑0.5份;本发明的改性材料的热变形温度(负荷1.82Mpa)可达到100℃,冲击强度80J/m,断裂伸长率40%以上;本发明通过添加纳米蒙拓土和增韧体系改善尼龙6的耐热性和冲击、延伸韧性,在保证尼龙6韧性特别是延伸性能的前提下,将其热变形温度大幅提升,扩大其应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耐热高韧性的尼龙6材料。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尼龙6基料的热变形温度只有60℃左右,玻纤增强后可以达到较高的温度,但是材料的韧性特别是延伸率明显下降。
中国专利文献CN104710780A公开了一种陶瓷晶须增强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高温尼龙100份,陶瓷晶须1~50份,偶联剂0.2~1份,抗氧剂0.3~0.8份,润滑剂0.5~1.5份,结晶成核剂0.3~0.8份。制备方法如下:称取干燥后高温尼龙100份,偶联剂0.2~1份,抗氧剂0.3~0.8份,润滑剂0.5~1.5份和结晶成核剂0.3~0.8份,投入到低速混合机中干混,将混合好的原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并称取陶瓷晶须1~50份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喂料口加入,经挤出牵条、造粒得到陶瓷晶须增强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机械性能好等特点。但是关于一种高耐热高韧性的尼龙6材料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热,高韧性,高延展性的尼龙材料,可应用在挤出棒材管材等行业。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高耐热高韧性的尼龙6材料,由以下成分按如下重量份组成:
其中,所述的聚酰胺6(PA6)选自分子量为10000-30000、由己内酰胺开环缩聚的尼龙6。
所述的纳米蒙拓土平均晶片厚度小于25nm。
所述的成核剂为P22结晶成核剂。
所述的增韧剂为POE接枝马来酸酐,乙烯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POE接枝马来酸酐。
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酯抗氧剂168、受阻酚抗氧剂1010、受阻酚抗氧剂1098、受阻酚抗氧剂1076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为抗氧剂168和抗氧剂1098的混合。
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季戊四醇硬脂酸脂类、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高耐热高韧性的尼龙6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所述的组分比例称取原料,将所有原料在低速混合机中干混10min,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牵条、造粒即得所述的高耐热高韧性的尼龙6材料。
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一区200℃,二区250℃,三区250℃,四区250℃,五区250℃,六区250℃,七区250℃,八区250℃,机头温度250℃,螺杆转速为200r/min。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改性材料的热变形温度(负荷1.82Mpa)可达到100℃,冲击强度80J/m,断裂伸长率40%以上;
2、本发明的改性材料通过添加纳米蒙拓土和增韧体系改善尼龙6的耐热性和冲击、延伸韧性,在保证尼龙6韧性特别是延伸性能的前提下,将其热变形温度大幅提升,扩大其应用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2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组份聚氨酯微气囊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伯顿丝孢毕赤酵母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