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薄壁轴承专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1790.1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3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光;陈辉;李振;林鑫;赵果;张景润;崔俊宽;庄义钦;王娇娇;林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02 | 分类号: | B25B1/02;B25B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柔性薄壁 椭圆形轴 轴承安装 轴承 轴承夹紧装置 对称设置 夹具托板 轴状主体 专用夹具 安装轴 导向轴 动夹具 圆锥部 自由夹 拉钉 轴承装入轴承 连接设置 平口虎钳 圆形内圈 组件包括 合围 安装体 动托板 夹持孔 前部 托板 装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薄壁轴承专用夹具,包括平口虎钳、自由夹具体、安装轴组件,所述安装轴组件包括拉钉、轴承安装体和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轴承安装体包括轴状主体,轴状主体的前部设置有椭圆形轴颈,后部设置圆锥部,拉钉连接设置在所述圆锥部的末端,所述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设置在所述椭圆形轴颈两侧;所述自由夹具体包括夹具托板、夹具和导向轴,夹具托板包括对称设置的夹具动托板和夹具静托板,夹具包括对称设置的动夹具和静夹具,动夹具和静夹具通过导向轴相连接,合围成椭圆形夹持孔。本发明实现了将柔性薄壁轴承装入轴承安装体的椭圆形轴颈,克服了柔性薄壁轴承的圆形内圈不易与轴承安装体的椭圆形轴颈装配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柔性薄壁轴承专用夹具,尤其适用于在柔性薄壁轴承性能测试实验台中将柔性薄壁轴承装入夹持装置,从而模拟柔性薄壁轴承实际工况下的动静载测试、疲劳寿命测试、精度测试等,属于机械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谐波减速器作为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基础部件,具有高精度、高承载力、传动比范围广等特点,对其技术的研发是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化的瓶颈。柔性薄壁轴承是谐波减速器的核心部件,对谐波减速器的整体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柔性薄壁轴承在工作状态下,不仅承受与薄壁轴承内圈精密配合椭圆轴的挤胀下的弹性变形,而且还要承受因自身运转产生的交变应力,并且在工况不理想的情况下,还要承受来自外界不同的静载或动载力。因此,在谐波减速器用柔性薄壁轴承的研发过程中,应该对柔性薄壁轴承的稳定性、回转精度以及寿命进行测试,待各项性能达到要求后才能投入产业化生产,进而解决我国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瓶颈问题,为实现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化和广泛应用提供支撑。
柔性薄壁轴承作为谐波减速器的关键零部件,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回转精度和稳定性对谐波减速器整体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柔性薄壁轴承的几何截面形状为圆形,在谐波减速器中受载后变为椭圆形。因此,在模拟柔性薄壁轴承实际工况下的性能时,柔性薄壁轴承内圈需要套入椭圆形的轴颈。本发明实现将柔性薄壁轴承套入椭圆轴颈,解决柔性薄壁轴承的圆形内圈不容易与椭圆轴颈装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操作简便且稳定、工作可靠的一种柔性薄壁轴承专用夹具。
本发明的目的与构想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柔性薄壁轴承专用夹具,包括平口虎钳、自由夹具体、安装轴组件,
所述的安装轴组件包括拉钉、轴承安装体和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所述轴承安装体包括轴状主体,所述轴状主体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实现柔性薄壁轴承径向定位的椭圆形轴颈,后部设置圆锥部,所述拉钉连接设置在所述圆锥部的末端,所述的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椭圆形轴颈两侧,用于实现柔性薄壁轴承轴向定位;
所述的自由夹具体包括夹具托板、夹具和导向轴,所述夹具托板包括对称设置的夹具动托板和夹具静托板,位于平口虎钳的虎口两部分之间,所述夹具包括对称设置的动夹具和静夹具,夹具动托板与动夹具通过动内六角螺钉连接,且动夹具位于夹具动托板上方,夹具静托板与静夹具通过静内六角螺钉连接,且静夹具位于夹具静托板上方,所述动夹具和静夹具通过导向轴相连接,合围成夹持柔性薄壁轴承外圈的椭圆形夹持孔。
进一步地,所述圆锥部的末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拉钉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连接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圆锥部的锥度比为7:24。
进一步地,所述的柔性薄壁轴承夹紧装置包括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内六角螺栓、防脱环,所述的椭圆形轴颈、两半式柔性薄壁轴承内圈挡圈、柔性薄壁轴承保持架挡圈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与所述内六角螺栓相配合的螺栓孔,所述防脱环连接各个内六角螺栓,各个内六角螺栓上均设置有安装防脱环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椭圆形轴颈的厚度比柔性薄壁轴承内圈厚度大0.01-0.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1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