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均相氧化混凝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0072.2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8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祥;吴杭航;王昊书;胡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传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傅朝栋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反应单元 泥水分离单元 处理机 混凝器 污水 涡流 工艺复杂性 比重差异 充分混合 高效处理 混凝反应 混凝剂罐 内折流板 球阀控制 污水混合 物化污泥 助凝剂罐 混凝剂 酸碱液 助凝剂 混凝 污泥 水体 | ||
1.一种均相氧化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助凝剂罐(3)、混凝剂罐(4)、酸碱液罐(5)、混合反应单元(6)、泥水分离单元(11);所述的混合反应单元(6)的底部设有废水进液口;混合反应单元(6)内设有多级折流板(7);混凝剂罐(4)、助凝剂罐(3)、酸碱液罐(5)均与混合反应单元(6)经管路连通,且三个罐体在混合反应单元(6)上的进液口依次沿废水流经行程布置,顺序依次为酸碱液罐(5)、混凝剂罐(4)和助凝剂罐(3);混合反应单元(6)出水分为两条支路,一支路伸入泥水分离单元(11)的上部,另一支路伸入泥水分离单元(11)的下部,且两条支路上均设有控制开断的阀门(9);泥水分离单元(11)底部设有用于排出单元内底部淤泥的出泥口,顶部设有用于刮除水面浮泥的刮泥装置,上部侧壁设有溢流槽(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氧化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剂罐(4)、助凝剂罐(3)、酸碱液罐(5)与混合反应单元(6)之间的管路上均依次设有药剂泵(23)及止回阀(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氧化混凝器,其特征在于,伸入泥水分离单元(11)上部的支路末端呈开口朝下的喇叭口(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氧化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泥装置为在传动电机(15)驱动下沿泥水分离单元(11)顶部液面水平移动的传动皮带(17),在传动皮带(7)上设有若干橡胶刷(16)作为弹性刮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氧化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水分离单元(11)内置有超声波泥位计(21),用于测定单元内淤泥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氧化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泥口处通过多通排泥管(12)实现排泥或排水,多通排泥管(12)具有至少3个进泥口,周向水平分布于出泥口上方;多通排泥管(12)的出口伸出泥水分离单元(11)且管道上设有电磁阀(14)以控制排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氧化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水进液口经管道连接污水提升泵(24)的一端,管道上设有液体流量计(2),污水提升泵(24)的另一端连接污水进水口(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氧化混凝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PLC控制器(22)进行自动化控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氧化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流板(7)呈半圆形,数量为10-20片,沿混合反应单元(6)中水流流向等距分布,且不同折流板(7)边缘的直径沿顺时针或逆时针逐级等角度交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氧化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反应单元(6)主体为圆柱体,高径比大于8;所述的泥水分离单元(11)主体为立方体,下部为棱台状,泥水分离单元(11)高宽比大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传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传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00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