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钢的表面强化处理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3306.0 | 申请日: | 201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9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田;马飞;孙金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6 | 分类号: | C23C8/26;C23C4/06;C23C4/134;B22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岳秀梅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钢 表面 强化 处理 技术 | ||
1.一种轴承钢的表面强化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轴承钢进行渗氮处理,选择轴承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32~0.58%,Si:1.05~1.35%,Mn:0.40~0.82%,Cr:7.60~9.23%,Ni:2.10~2.50%,Mo:0.35~0.75%,N:0.10~0.20%,S≦0.005,P≦0.010,其余为Fe,对所述的轴承钢进行高温低浓度+低温低浓度+低温高浓度渗氮+缓冷的多段渗氮处理,使其表面氮含量达到0.2%-0.4%;所述钢的渗氮工艺为:将轴承钢进行表面钝化膜处理后放入渗氮炉中,抽真空到10-3Pa通入渗氮气体,首先在550℃下,经不含有催渗剂的第一管路通入氨气,氨气的流量为800ml/min,氨气分解率为20-30%,保温6h;随后在450℃下,经第一管路通入氨气,氨气的流量为1000ml/min,氨气分解率为10-15%,保温6h;随后450℃下,经含有稀土催渗剂的第二管路通入氨气,氨气的流量为1800ml/min,氨气分解率为40-50%,保温2h;取出轴承钢置于缓冷坑中,静置48-72h;
2)涂层粉制备:选择与轴承钢表面相同组分的马氏体钢,加入WC粉,置于高压气雾化制粉装置的坩埚中,WC粉占马氏体钢总重量的12-15%,在真空度为10-4-10-5Pa下,进行真空感应熔炼,加热到其熔点100-150℃以上保温5-10min,此过程伴随电磁搅拌以使得WC粉在熔体中混合均匀,随后熔体进入雾化室,对金属液的出口处雾化喷嘴喷出高压氩气,高压氩气对金属液滴进行碰撞,使其破碎成球形粉末,高压氩气压力为4-6Mpa,随后经旋流沉降进入收料管,并进行筛分后得到钢-碳化钨复合粉料;
3)对轴承钢表面用涂层粉进行等离子喷涂,得到带有涂层的轴承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有限公司,未经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33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界面
- 下一篇:一种负载模块开盖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