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FC刷卡数据的轨道换乘站点客流拥塞风险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1608.4 | 申请日: | 201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9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翁剑成;涂强;王昌;祁昊;刘文韬;徐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30 |
代理公司: | 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fc 刷卡 数据 轨道 换乘 站点 客流 拥塞 风险 评价 方法 | ||
1.基于AFC刷卡数据的轨道换乘站点客流拥塞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AFC刷卡交易数据预处理;
步骤1.1,提取AFC刷卡数据中主要字段内容;
步骤1.2,面向轨道换乘站点客流提取的原始AFC刷卡数据筛选与剔除;
步骤1.3,轨道交通出行站点轨迹判断及换乘客流识别;
基于A*最短路径算法推测任意轨道OD间的出行站点轨迹,根据出行轨迹中换乘站点前的站点数NUM_before transfer和换乘站点后的站点数NUM_after transfer以及进站时间ENTRY_TIME和交易/出站时间DEAL_TIME,推算换乘时间TRANSFER_TIME;
步骤2,评价指标选取;
在对轨道换乘站点客流拥塞风险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模型的复杂度及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因此需要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客流拥塞风险评价指标考虑的主要维度是交通供给与需求,选取进站、出站、换乘客流量作为交通需求评价指标,选取轨道换乘站点内各典型位置的通行能力作为交通供给的评价指标;典型位置包括楼梯、通道和闸机共三大类,通道含换乘通道,闸机含安检机;
步骤3,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及指标整合;
轨道换乘站点客流拥塞风险是指换乘站点内由于客流拥塞导致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在客流拥塞风险评价中,由于各指标所代表的物理涵义不同,因此存在着量纲上的差异;这种异量纲性是影响对事物整体评价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评价之前要将评价指标统一转化为[0,1]范围内的量化数值;
为实现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引入轨道换乘站点典型位置客流饱和度r,第i个典型位置的客流饱和度即典型位置i的客流饱和度ri:
客流饱和度根据统计时间内通过该典型位置的总客流量的修正值Pi与该典型位置通过能力的测算值Ci之比进行计算,总客流量包含进站、出站和换乘客流,并对ri取值加以约束:
由此,将各指标整合为值域为[0,1]的无量纲指标ri,基于这一综合考虑客流供需关系的指标评价轨道换乘站内某典型位置在统计时间内的客流拥塞水平;
步骤4,建立评价模型
轨道换乘站点内客流拥塞产生的本质为供需的不平衡,即需求大于交通系统的供给能力,结合换乘站点客流拥塞风险的特点,将客流拥塞风险的等级定为五级:
一级风险:低度风险,客流容纳能力数倍于需求;
二级风险:较低风险,客流容纳能力能够满足需求;
三级风险:中度风险,客流容纳能力满足需求;
四级风险:较高风险,客流容纳能力与需求一致,拥塞情况明显;
五级风险:高度风险,客流容纳需求接近饱和,能力难以满足,拥塞严重;
利用熵权法,基于饱和度数据确定各典型位置的权重,分别获得楼梯、通道和闸机三大类区位的饱和度及换乘站点整体的饱和度;针对于大类区位和换乘站点整体的饱和度计算,时间粒度为小时,以此作为划分高峰时段的最小单元;取每小时内4个15min的最大饱和度值作为该小时时段的饱和度,则建立风险评价模型:
式中,f(y)代表风险分级函数;α代表标准化系数,取10/n;wi代表典型位置i的熵权重系数;ri代表典型位置i的客流饱和度;n代表典型位置的总数;
对客流拥塞风险的分级,采用均值聚类算法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
步骤5,确定各典型位置权重;
利用熵权法,根据各典型位置饱和度变异性的大小来确定客观权重;若某个典型位置饱和度的信息熵越小,表明该典型位置饱和度的变异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在换乘站点整体评价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越大,其权重也就越大;相反,典型位置饱和度的信息熵越大,表明该典型位置饱和度的变异程度越小,提供的信息量也越少,在综合评价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小,其权重也就越小;熵权法能更加客观地反应各项指标,不需要涉及到任何主观信息,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客观赋值法;
设在选定的评价空间维度即典型位置、换乘站点和时间维度即1小时、1天、1个月评价的典型位置为n个,影响综合评价值的分目标为m个,用xij表示典型位置j的饱和度的第i个分目标的数据值,则n个典型位置m个分目标值构成矩阵R=(xij)m×n
则其熵权为:
式中,gj代表第j个典型位置饱和度的差异系数;ej代表第j个典型位置饱和度的熵值;pij代表第i个分目标的数据值比重,ej∈[0,1];wj≥0,j=1,2,3,...m,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16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