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1442.6 | 申请日: | 2016-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0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悬置 软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是连接发动机和车身的零部件总成,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分别与发动机和车身固定连接并用于减小发动机震动对车身的影响;现有的用于将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安装于车身的连接件焊接或一体成型固定设置于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的下端侧面,使得在安装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时,由于车身和软垫总成之间的操作空间较小,导致安装非常不放便,影响安装效率,同时连接件的Y向动刚度较低,隔振较差,不利于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能够便于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的安装,提高悬置软垫总成的动刚度,保证隔振效果好,降低车辆振动,提高了汽车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能够便于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的安装,提高悬置软垫总成的动刚度,保证隔振效果好,降低车辆振动,提高了汽车乘坐舒适性。
本发明的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包括软垫组件、用于安装软垫组件的安装座、固定于安装座的发动机连接座和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用于将安装座固定于车身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安装座的上端。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与安装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螺栓的轴向为竖直方向;所述连接件为连接钢板。
进一步,所述连接钢板为长条形,连接钢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钢板与安装座固定的第一安装孔和用于连接钢板与车身固定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连接钢板的纵向中间沿宽度方形向上弯曲使第一安装孔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5°-15°。
进一步,所述连接钢板绕自身纵向中心扭曲5°-10°。
进一步,所述连接钢板的两侧边通过弯曲形成翻边。
进一步,所述翻边与连接钢板之间平滑过渡且夹角为90°。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沿竖直方向一体成型形成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端沿竖向方向设置有螺纹孔。
进一步,所述发动机连接座沿水平方向设置形成悬臂梁结构,发动机连接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发动机固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于安装座的上端,方便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安装于车身,提高安装效率;连接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安装座的上端面,且固定螺栓的轴向为竖直方向,有效增加连接件与安装座之间沿竖直方向的动刚度,同时利于安装座与连接件的隔振,使得车身与发动机之间振动传递能量少,利于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包括软垫组件1、用于安装软垫组件1的安装座2、固定于安装座2的发动机连接座3和与安装座2固定连接用于将安装座2固定于车身的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设置于安装座2的上端;所述软垫组件1固定设置于安装座2的下方用于对发动机进行减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发动机连接座3设置发动机安装孔,通过将连接件4设置于安装座2的上端,方便发动机悬置软垫装置安装于车身,提高安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与安装座2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的轴向为竖直方向;安装座2上设置于用于固定连接的螺纹孔,连接件4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安装座2的上端面,且固定螺栓的轴向为竖直方向,有效增加连接件4与安装座2之间沿竖直方向的动刚度,同时利于安装座2与连接件4的隔振,使得车身与发动机之间振动传递能量少,利于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为连接钢板;所述连接件4为钢板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连接件4的强度,放置连接件4断裂。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钢板为长条形,连接钢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钢板与安装座2固定的第一安装孔和用于连接钢板与车身固定的第二安装孔5;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5的设置,方便连接钢板的固定安装,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1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