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相纳米颗粒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9693.0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杨金梅;潘忠芹;夏兴华;吉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27/00;G01N25/00;C01B33/12;C01B23/00;B22F9/24;B22F1/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32230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颗粒 组装 制备 多孔 结构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基于水相纳米颗粒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毛细管作为支撑体,向毛细管中注入交联剂溶液;
(2)将毛细管外管壁或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上正电荷物质;
(3)将毛细管浸入纳米颗粒的水溶液中,在支撑体的依托下,交联剂自尖端沿毛细管外壁自上而下扩散并与纳米颗粒接触和聚集,纳米颗粒在毛细管上自组装得到纳米多孔结构;所述纳米颗粒为金属纳米颗粒或非金属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支撑体为玻璃毛细管或石英毛细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支撑体为玻璃毛细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支撑体尖端的孔径为50nm~10µ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支撑体尖端的孔径为100~5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为金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铜纳米颗粒、镍纳米颗粒、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为金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或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直径为5~100n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直径为10~50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的水溶液浓度为0.061nmol/L~7.397nmol/L。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带有能够链接所述纳米粒子基团的DNA、多肽或亲水有机化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两端分别含有巯基的DNA、多肽或亲水有机化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3,6-二氧-1,8-辛二硫醇、3,6,9-三氧十一烷-1,11-二硫醇、3,6,9,12,15-五氧十七烷-1,17-二硫醇、聚乙二醇二硫醇或3’端和5’端连接巯基的DNA。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荷物质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壳寡糖、带正电荷的聚合物、带正电荷的有机化合物或有机铵盐化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荷物质为有机铵盐化合物或带正电荷的有机化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自组装制备纳米多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荷物质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丁基氟化铵、正四辛基氯化铵或正四辛基溴化铵。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纳米多孔结构在化学分析和生命分析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96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动仪
- 下一篇:一种杆菌类生物标志物灵敏检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