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自行走作业平台下车转向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5851.5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飞;唐玉晓;汤家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5/02 | 分类号: | B62D15/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于浩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行走 作业 平台 下车 转向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自行走作业平台下车转向检测装置,它包括转向检测装置(1)、车桥全伸检测装置(2)、转向节(3)、可伸缩车桥(4)以及下车车体(5);本发明是一种新型自行走作业平台下车转向检测装置,用于解决车桥不在一条线上的支腿伸缩的高空作业平台的转向检测,实现转向轮转角检测,实时反馈转向轮的转角度数,安装方便,并且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走作业平台下车转向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行走高空作业平台分下车、转台、臂架和平台四大结构件,下车涉及到整车的行走和转向,受到路面及运输车辆的长宽限制,下车在非作业状态时需要限制下车的宽度,但在作业状态时下车过于窄则车辆的作业幅度和相应的载重量会受到限制,为了增大作业幅度和载重量,高米数的自行走作业平台车桥设计成可以伸缩的及车桥不在一条线上的下车车桥,这样更好的节省的运输空间及增大了幅度及平台载重量,由于车桥可伸缩并且不在一条直线上,通过纯机械的转向结构,通过铰点的排布实现单一的两轮转向或四轮转向,转向铰点排布较为复杂,并且铰点的更改较为麻烦,因此对于下车车桥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结构形式则传统的转向方式无法满足,无法通过转向铰点的排布实现机械转向,必须选用新型的转向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走作业平台下车转向检测装置,用于解决车桥不在一条线上的支腿伸缩的高空作业平台的转向检测,实现转向轮转角检测,实时反馈转向轮的转角度数,安装方便,并且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自行走作业平台下车转向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向检测装置、车桥全伸检测装置、转向节、可伸缩车桥以及下车车体;用于解决车桥不在一条线上的支腿伸缩的高空作业平台的转向检测,实现转向轮转角检测,实时反馈转向轮的转角度数;
所述转向检测装置包括转角传感器、传感器罩子、检测轴、定位导向杆、固定检测轴螺栓及垫圈、挡圈、固定传感器罩子螺栓、垫圈及螺母;转角传感器内有一个凹槽和检测轴紧密配合,检测轴通过螺栓固定在转向节定位轴上;定位导向杆通过挡圈挡死在检测轴上,限制住了检测轴和定位导向杆之间的上下相对运动和左右的相对运动,但不限制定位导向杆沿着转向检测轴的轴心方向相互转动;转角传感器通过标准件固定在定位导向杆上,传感器罩子通过固定传感器罩子螺栓、垫圈及螺母固定在定位导向杆上,进行传感器的防护及检测轴的防护;定位导向杆通过和轮胎门板相关配合,通过轮胎的转动带动定位导向杆的转动,定位导向杆的转动的角度通过转角传感器和检测轴的相对运动检测出来;定位导向杆相对于检测轴的转动角度和转向节相对的转向角度是一样的,从而转角传感器通过以上的结构设计,可实现检测转向轮的转向角度;中间挡圈的固定作用使得不拆传感器罩子与定位导向杆之间的连接螺栓则无法直接看到转角传感器。
所述的转向检测装置安装在转向节定位轴上,转向节通过转向节定位轴和车桥连接,并相对转动,实现机械结构上的可以转向;转向节上有轮胎门板,并且转向节上固定有行走减速机,行走减速机用来固定转动轮胎;转向检测装置的检测轴固定在转向节定位轴上,检测装置的导向杆安装在转向节的轮胎门板上,实现转向检测。
所述的车桥全伸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桥是否全伸,全伸时开关闭合。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自行走作业平台下车转向检测装置,用于解决车桥不在一条线上的支腿伸缩的高空作业平台的转向检测,实现转向轮转角检测,实时反馈转向轮的转角度数,安装方便,并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总体示意图;
图中:1、转向检测装置,2、车桥全伸检测装置,3、转向节,4、可伸缩车桥,5、下车车体。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中:1.1、转角传感器,1.2、传感器罩子,1.3、检测轴,1.4、定位导向杆,1.5、固定检测轴螺栓及垫圈,1.6、挡圈,1.7、固定传感器罩子螺栓、垫圈及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5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轮转向角度车内监视观察系统
- 下一篇:车身前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