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内河航道滑坡涌浪的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00930.7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1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叶茂胜;刘磊;周孙桐;秦旭瑶;倪巳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3/00 | 分类号: | G08G3/00;G08B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赖丽娟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处理 内河 航道 滑坡 涌浪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河航道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内河航道滑坡涌浪的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涌浪作为影响严重的内河航道灾害之一,因其发生时对在行船舶与航道结构物以及近岸建筑的破坏性,发生机制的复杂性等原因,具有重要的地质灾害研究价值,一直备受全世界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危岩体崩滑危害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对航行过程中的船舶造成影响,崩滑体入江瞬间形成的能量大,破坏性强的涌浪,涌浪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冲翻船只,溃堤毁坝,破坏沿程水工建筑物以及在对应范围内航行的船舶,对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形成溃堤洪水,造成二次危害。二是对于已停靠的船舶造成的影响,涌浪在传播过程中,使已经停泊的船只受到影响,当船舶受到涌浪产生的集中力大于系缆力时。会导致船舶之间的碰撞甚至是侧翻,由于船舶停靠的形式所限,船舶之间的碰撞往往会造成连锁反应,进而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此外,也增大了政府方面在救援方面的投资,造成国家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目前,针对内河涌浪缺乏专门的行之有效的监测手段,传统的监测手段通常采取单一的数值分析,实时性差,监测效率低,监测结果不准确,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的对内河航道的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保障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避免造成资源的必要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内河航道滑坡涌浪的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中的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内河航道滑坡涌浪的监测系统,包括:
监测装置,用于采集监测节点的水面波纹状态信息,所述监测装置设置于内河航道的监测节点;
远程服务器,用于对采集的水面波纹状态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判断监测区域内的水面波纹状态;
所述监测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定位模块、通信模块和用于将采集的水面波纹状态信息进行预处理的处理器,
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与通信模块连接,所述远程服务器分别与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远程服务器为云服务器,用于对海量水面波纹状态信息进行分布式处理。采用云服务器作为远程处理器,提高数据的吞吐量,支持用户在任一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可靠性高,扩展性强。
进一步,所述处理器包括比较器模块和定时器模块,所述预处理包括对采集的水面波纹状态信息与比较器模块内预设的安全阈值进行比较,若在一个采集周期内数据变化在预设的安全范围内,且小于预设的安全阈值,则周期性向远程服务器上传该周期内水面波纹状态信息数据的平均值。
进一步,还包括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与远程服务器无线连接。可以使过往船只第一时间了解附近的航道的水面状态,避免涌浪灾害造成的不必要的危险和损失。
进一步,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移动终端,所以移动终端与远程服务器连接,用于实时查询目标航道区域内的水面波纹状态信息。可以便于携带,方便查看实时数据,随时查看目标区域的节点的水面波纹状况,降低安全隐患。
进一步,还包括告警模块,所述告警模块与远程服务器连接,用于当采集模块采集的水面波纹状态信息数值超过涌浪标准设定值时向终端设备发出预警信号。可以使船只在附近航道水面状态异常时,能够及时得到通知,避免在位置的情况下,使船只驶入危险的航道,降低了受到灾害影响的可能.
进一步,所述监测节点为内河航道水面底部和/或内河航道的浮标,监测节点为多个,每个监测节点至少设置一个监测装置。通过多点监测,使获取的数据更加准确有效。
进一步,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模块。可以兼容各运营商的4G/3G/2G网络制式,实现双向透明传输,速率高、延时低、且支持FTP升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内河航道滑坡涌浪的监测系统,通过在内河航道监测节点布置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内河航道的水面波纹状态,将专业测量手段与大数据应用相结合,具有实时性,高效性,准确性等优点,可推广应用到其他地质灾害以及海洋灾害方面的监测与预警,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内河航道滑坡涌浪的监测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内河航道滑坡涌浪的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09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