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跑步机的减震机构及其减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9796.3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1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任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鑫奥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2/02 | 分类号: | A63B2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跑步 减震 机构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跑步机的减震机构,该减震机构包括壳体、调节装置、支撑件、驱动电机及控制器,调节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并贯穿壳体的两端,调节装置与支撑件连接,支撑件设置在跑板或跑台上,驱动电机与调节装置驱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马达、驱动电机连接;其减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根据用户的步伐变化,马达电流数据发生变化;步骤S02:控制器获取变化的马达电流数据,并以此控制驱动电机;步骤S03:驱动电机通过调节装置带动跑板或跑台产生位移;步骤S04:跑板或跑台借助调节装置复位。本发明通过壳体、调节装置、支撑件、驱动电机及控制器之间的配合,达到时时减震的效果,确保用户在运动过程感觉更加安全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跑步机的减震机构及其减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保持健康,人们广泛使用健身器材,跑步机是人们常用的健身器材之一。跑步机设有一跑台,跑台通常包括马达、跑板、跑带和跑台固定架,马达和跑板设置在跑台固定架上,跑台固定架对应于跑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驱动滚筒和从动滚筒,驱动滚筒和从动滚筒相互配合以此带动跑带。
在运动过程中,跑台会对用户的脚部形成一定的冲击力,给用户的脚踝、膝盖等关节连接部位带来震动损伤。目前,跑步机都是被动式减震,通过安装一些弹性材料实现减震,但是由于弹性材料的质量问题,受冲击变形不大,难以有效吸收跑动产生的冲击力,用户长期在跑步机上运动,仍会对脚踝、膝盖等关节连接部位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有必要提供一个减震性好的减震机构,达到时时减震的效果,以保护用户踝膝关节,避免运动损伤,加强人们的锻炼效果。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跑步机的减震机构及其减震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跑步机的减震机构及其减震方法,以达到时时减震的效果,有效避免运动损伤,使用户在运动过程感觉更加安全舒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跑步机的减震机构,该减震机构包括壳体、调节装置、支撑件、驱动电机及控制器,调节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并贯穿壳体的两端,调节装置与支撑件连接,支撑件设置在跑板或跑台上,驱动电机与调节装置驱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马达、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第一限位凹槽,其下部设有第二限位凹槽,第一限位凹槽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限位凹槽上相对于第一通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通孔,调节装置包括弹簧、活动齿轴及限位块,弹簧的一端与支撑件连接,其另一端放置在第一限位凹槽内,活动齿轴的上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弹簧并与支撑件连接,其下端穿过第二通孔并与限位块连接,限位块位于第二限位凹槽内,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装有电机齿轮,电机齿轮与活动齿轴相互啮合。
所述限位块为固定螺栓,活动齿轴的下端设有供固定螺栓配合的螺纹。
所述支撑件设置在跑台前端的中部且靠近马达的安装位置处。
所述支撑件避开跑带区域的同时设置在跑板下表面。
一种应用于跑步机的减震机构的减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根据用户的步伐变化,马达电流数据发生变化;
步骤S02:控制器获取变化的马达电流数据,并以此控制驱动电机;
步骤S03:驱动电机通过调节装置带动跑板或跑台产生位移;
步骤S04:跑板或跑台借助调节装置复位。
所述步骤S01中,马达电流数据发生变化,用户的脚步踩上跑台时,马达电流立即增大;用户的脚步离开跑台时,马达电流逐渐减小。
所述步骤S02中,控制器读取到变化的马达电流数据,并按照同等的比例控制驱动电机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鑫奥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鑫奥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97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