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试管准备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6522.9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董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艾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8 | 分类号: | B65G65/48;B65G43/00;B65G47/06;B65G47/57;B65C9/06;B65C9/42;B65C9/46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管 准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管准备机。
背景技术
血液检测时医疗诊断疾病的常规手段,通常情况下,在医院、诊所及一些医疗相关机构内,由采血人员利用试管对患者进行采血,然后将装有血液的试管送至验血处。
一般而言,针对不同的患者或者同一患者的不同检测项目需要准备多个试管,为了进一步区别则需要在试管上贴上印有患者信息、检查项目等的标签。这样的标签由工作人员手工贴在试管上,在就医高峰需要频繁取放试管的时候很容易造成误贴误放,最终导致检测错误。
现有的试管准备机一般只有传送试管的功能,而不能给试管贴上标签,且占用空间较大,结构繁琐,使用不便。
而将标签贴在试管上后,可能与试管上的初始标签共同挡住试管的一周,不方便观察试管内液体的高度。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试管准备机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管准备机,以解决现有试管上的初始标签与贴附的标签共同挡住试管的一周,影响观察试管内液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管准备机,所述试管准备机包括壳体、主体部和控制装置,所述主体部包括架体及设置于架体上的试管贮存装置、传送装置、试管定位装置和贴标装置,所述试管贮存装置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上方,所述贴标装置设置在所述试管贮存装置的下方,所述试管定位装置包括用以抵持所述试管的滚动轴、支撑轴和抵持轴,所述滚动轴用以带动试管转动,所述试管上贴附有初始标签,所述试管定位装置上设有用以检测所述试管上初始标签的位置和沿试管圆周方向宽度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以将初始标签的位置和宽度信息反馈给控制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装置于所述贴标装置和所述滚动轴均通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初始标签的位置和宽度信息控制所述滚动轴调整试管位置并控制贴标装置将标签粘贴至试管上,使得标签与原始标签至少部分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滚动轴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抵持轴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装置为摄像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试管定位装置还包括与控制装置通讯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滚动轴转动以带动试管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试管定位装置还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抵持轴可活动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试管准备机,通过在试管定位装置上设有检测装置,从而可以控制贴标装置贴的标签与初始标签至少部分重合,试管沿圆周方向至少有部分充分暴露,方便观察试管内液体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试管准备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试管准备机的架体以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试管准备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试管准备机中的试管贮存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的试管贮存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的分解图。
图9是图1所示的试管准备机中的安装于架体上的试管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试管回收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所示的试管准备机中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所示的试管准备机中的试管定位装置以及试管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所示的试管准备机中的试管定位装置以及贴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5所示的贴标装置中的试管供给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所示的试管准备机中的手贴标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手贴标签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9所示,本发明的试管准备机100包括壳体1、主体部2和控制装置(未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艾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艾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6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